710 生前、死後(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傅友德聰明一點的話,也知道他現在就算是封無可封了。生前的榮耀已經達到了頂點,大概是死後可以追封為王,配享太廟、給與好的諡號。
或者也可以像當初徐達那樣,因為功勞很大,所以老朱曾經可以說賜徐達家三世皆為中山王。
所以說起來徐輝祖的仕途等等一開始就決定了,他承襲國公的爵位,死後肯定也會被追封為王。但是這一切,未必就算徐輝祖的功勞,而是徐達的功勞。
至於說常遇春,實際上在這些生前功勳、死後的哀榮,相比起徐達是要差了一大截。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對於老朱的安排也非常認可,“咱也是這般想的,他也該明白自個確實封無可封了。生前封王,那是想都不要想,咱大明必然不能有異姓王。”
老朱想了想,說道,“傅友德性子過於剛烈了,閒置幾年的話,咱估摸著他也活不長久。那人和咱有些像,骨子裡也有些傲氣。”
朱允煐饒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老朱,歷史上的傅友德就算得上被老朱‘賜死’。剛烈的傅友德就算是面對著晚年猜忌心很重的老朱,也保持著足夠的剛烈。
朱允煐就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說道,“他要是抑鬱而終,那也怪不得咱。他回到了朝堂,咱肯定是要給他榮養,咱肯定是要給他殊榮。咱凡事也給他體面,他要是真的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只要不造反,咱就由著他。”
不怪朱允煐這麼狠心,而是到了傅友德這個樣子,還真的沒辦法繼續讓他建功立業了。這要不然的話,就是又要多一個徐達了,軍方就要多出來一個山頭了。
這顯然不符合皇帝的利益,早些年常遇春就算是縱橫天下,要是沒有老朱的扶持,顯然也沒辦法和徐系一脈抗衡。這好不容易才將馮勝、湯和給限制住,再來個傅友德已經是極限了。
要是再來一個徐達,朱允煐沒辦法忍,後世之君估計也是要罵人了。
有功勞當然是好,可是太過做大的話,那就有尾大不掉之嫌,那顯然就不算什麼好事情了。
“是這麼個理,確實不該讓他再立新功。”老朱笑眯眯的說道,“你不殺他,也不折辱他,那就是成全了君臣佳話。他要是抑鬱而終,那也和你沒幹系。到時候給他陪葬孝陵、配享太廟,這也就做了該做的事情,就成了。”
小小朱忽然笑嘻嘻說道,“他以後也是陪葬孝陵、配享太廟,梁國公以後也是要陪葬孝陵。咱爹手裡頭的兩個大將軍,都是曾祖提拔起來的。”
朱允煐表情一愣,隨即沒好氣的說道,“真要說起來,還真的就是這麼回事了。”
徐達、常遇春,這都是陪葬孝陵的。曾經被老朱認為是‘詔列勳臣望重者八人,宋國公居於第三’的馮勝,前幾年過世後也被陪葬孝陵,也入了功臣廟。
其實同樣大功的湯和,雖然肖像於功臣祠,配享於太廟,但是葬在老家。雖然沒有陪葬孝陵,但是湯和的哀榮同樣很高,到底是追封東甌王,諡號襄武。
朱允煐就有些感慨,羨慕說道,“現在皇爺爺的功臣廟裡,已經有二十二人了吧?”
在雞籠山下,老朱可是立下功臣廟。能夠在這裡立像,那是了不得的榮耀。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當然這也是需要善終才行,像朱文正、李善長、胡惟庸等明朝開國功臣,那就是沒辦法進入功臣廟了。
朱允煐就跟著說道,“傅友德,以後咱給他立在正殿?”
功臣廟的位次也是有說法,正殿是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和沐英,都是死後封王的。
這一個個的功勞都不小,鄧愈當初可是深入吐蕃腹地,招降諸國,開闢疆土數千裡,這可是得到了老朱賜紅蟒暖袍一件,玉帶一圍的大功臣。
其他人更加不用說,一個個的都是有著莫大功勞。
當然了,就算是這樣一個大功臣的嫡女,老朱說賜死也是賜死。鄧愈的嫡女就是秦王朱樉側妃,因為虐待宮人、虐待正妃‘趙敏’,甚至逾制,這也就被老朱毫不留情的賜死了。
就算是馮勝,也只能位列東序,當然這也是因為東序第一位就是郢國公馮國用,是馮勝的哥哥。雖說在功勞上馮勝更大,這些時候也不一定要在意這些,但是也沒人會覺得不對,這也算得上馮勝的意思。
畢竟早些年的馮勝,可是一門心思的去培養他的侄子馮誠。在千求萬請後,才從常家抱回來外孫當孫子養,這才算是稍微的有了香火傳承,晚年哪怕被老朱猜忌、閒置,也毫無怨言了。
老朱點了點頭,說道,“傅友德能夠在正殿,那咱的功臣廟以後得有二十四人了。”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嗯,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了,最多就算加上武定侯郭英。”
老朱沉默片刻,才說道,“郭四,就讓他也陪葬孝陵,入功臣廟吧。真要說,咱還是喜歡郭三、郭四,不過郭三到底是郭三啊。”
郭三也就是郭興,也是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因為不守紀律的原因,只被封了個鞏昌侯,也沒資格陪葬孝陵。但是郭四郭英這員老將,一直忠誠謹慎,又因為寧妃的緣故,老朱一直都很喜歡。
這麼算起來的話,二十五人,差不多也就行了。
要是人太多的話,就失去了含金量,想要入功臣廟哪有那麼容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