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政務,朱允煐心情不錯,朝著乾清宮走去。至於在乾清宮的老朱,早就提前得到了訊息,在準備著晚膳,就在等著朱允煐過去呢。

看到朱允煐,老朱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眼看著就要而立之年了,還跟個孩子一般。這政事還沒處置好,就讓人過來說要吃這吃那,這像個什麼話!”

“才二十七,可沒到而立之年。”朱允煐笑著糾正說道,“說起來的話,咱就算是七十二,在皇爺爺跟前也只是孫兒。真若是到了那時候,在皇爺爺跟前耍鬧也是應該。”

“那不成啊!”小小朱就急了,跳腳說道,“爹若是七十二了還在爭寵,那太不像話!就該跟咱曾祖一般,人老了就要有老的樣子。你若是那時候還長不大,咱在子孫跟前都丟臉!”

看著一本正經的在乾著急的小小朱,朱允煐就說道,“我就不該那麼早冊封你為太子!”

小小朱也不怯場,看著朱允煐說道,“你就算以前不冊封,過兩年也該給咱冊封。”

“不說這些,你這小東西有恃無恐了。”老朱就樂呵呵的,孫兒和重孫在跟前,他就開心,“今個過來,是打算說些你在朝上發怒的事情?”

朱允煐也沒隱瞞,對老朱說道,“是這麼回事,咱談不上多怒。不高興是真的,就是那事到底也算歪打正著。咱本身就覺著現在武勳有些多了,有些也算墮落了,清除一些也是正事。”

老朱就點頭,不過還是提醒,“你要是打算文治,咱也不打算多說,就算是多清理一些也是應該。你還要去西北用兵,還惦記著南邊,莫要一口氣殺了太多勳貴,莫要寒了他們的心。”

朱允煐就笑著點頭說道,“咱知道這個理,兔死狗烹的事情咱不至於做。現在要收拾的那些武勳,也確實就算那些人鬧的太過火了,沒什麼好說的。再者咱就算是要殺人,也不至於都殺了,也就是稍微收拾幾個就是。”

對於朱允煐這麼說,老朱自然也是更加的滿意了,這樣的處置方式是應該的。

武勳當然是需要控制,但是顯然也是沒辦法將武勳趕盡殺絕。對於自己手底下的那些武勳集團,朱允煐還是比較重視的,他可不會自廢武功,尤其是還打算在接下來用兵的時候,那就更加不能動了武人集團的根基了。

但是修剪幾顆長歪的枝丫,那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也可以確保武人集團的活力。

小小朱想起來了什麼,說道,“潁國公不日就要回返應天府,咱這頭不能只是咱出城吧?”

“你出城這就算殊榮了,不過也算應該。”朱允煐笑著開口,對小小朱說道,“封賞之類的事情,你到時候就帶著個聖旨出去就是。功大,就給了府前治甲第,賜個‘大功坊’。”

這可不是小事情,有著這樣的一個牌坊,這也是對於傅友德的封賞。對於很多的大臣來說,這樣的一些榮耀,比起金銀財寶更加重要,這就是他們的功勳。

老朱微微點頭,隨即對朱允煐說道,“咱記得早年間,咱給他封賞。位次列第二十八勳、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同知大都督府事,封為潁川侯。現如今俸祿加了,也加封了太子太師、潁國公,食祿四千石。”

是這麼個理,雖說傅友德在開國之初不算特別顯然,在開國功臣當中不算拔尖。

但是從最初的食祿一千五百石的潁川侯,到平定雲貴後晉封為食祿三千石的潁國公,以及北伐後再次加封到四千石,傅友德可謂是厚積薄發,取得了一些昔日同僚不曾有的功績。

小小朱就在旁邊說道,“咱外祖父,也只是歲祿五千石。”

可不是嘛,徐達也只是五千石,這是開國第一功臣了。當然,徐達還有累官至太傅、兼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右柱國、太傅等等,這些更加有含金量。

至於藍玉,他的功勞確實很大,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他也能惹禍啊。

當年他被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起點可謂相當高了。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更是名揚天下,這本來是要大封的,但是他搞出來了一系列的事情,當初的‘梁國公’一度也只是涼國公。

雖說北伐後終於成了梁國公了,但是這麼些年,也只是加祿五百石。

畢竟這一位實在是有些過於狂傲了,侵佔民田、縱兵毀關、侮辱元妃,這些過失都是存在的,老朱曾經為了提醒藍玉,甚至將這些過失刻在藍玉世襲的憑證上。

可是就算是這樣,藍玉還是一度猶不改過,侍奉皇上酒宴時口出傲語,軍中將校升降進退,大權操於他一人。西征返回後,被封為太子太傅,他覺得自己不該在傅友德和馮勝之下,要當太傅。

那時候的藍玉雖然功勞不小,但是真的要說起來,還真的不一定比傅友德和馮勝功勞大。

這些都是藍玉當初鬧出來的荒唐事,也就是這麼些年稍微的安穩了一點,大概是抱回來了一個孫子,後繼有人再加上年歲大了點,稍微穩重了點。

曾經的心比天高、不甘居於人下,藍玉現在倒不至於了。主要也算是後繼有人了,能夠將外孫變成了孫子,這還是從老朱家抱回來的,藍玉就應該知足和感恩。

其他的封賞也不要多想,這輩子就努力的給老朱家賣命,也算為了自己的那個寶貝孫兒以後有更多的榮耀,可以更加的顯貴。努力一點的話,說不定以後自家的那個寶貝孫兒還是有機會成為‘王’。

想想看藍玉還是有些期許的,嫡親女兒是親王妃,大外孫是親王世子,這都已經去高麗開國,以後說不定還是一個藩屬國的國主,這也確實是榮耀了。

但是那又如何,那都是朱家的人。大外孫再親,那也只是外孫。而養在梁國公府的,可是藍家人,這才是最親的!

“傅友德,肯定是不能比中山王功大,中山王可是皇爺爺親封的功臣第一。”朱允煐就開口說道,“傅友德的話,咱這一趟就只能給他一些華而不實的了。”

老朱微微點頭,說道,“只能給些散官了,他正一品的特進榮祿大夫,就給他升授特進光祿大夫,再加一個正一品的左柱國,加一個太傅銜。”

散官、勳號,這些也都是有了,這些自然也就意味著傅友德也算是達到了仕途的頂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