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 人心、人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還是在維護著皇太子的權威,還是在絞盡腦汁的去想著讓皇太子不犯錯誤。所以哪怕有些事情看起來不太樂意,這個時候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故意讓太子來上朝,這一次這一次很多人也看出來了皇帝的一些心思了。
說到底就是理所當然的讓皇太子去迎接朝廷的百勝大軍,這也算得上是比較常規的一些套路了。
皇儲有限度的去接觸一下軍方,這也是歷朝歷代都有的事情。這也是彰顯太子的地位,大軍凱旋的時候由太子去迎接,這也是彰顯著天家對於軍隊的重視。
以前朱標曾經出城迎接朝廷的大軍,朱允煐實際上也曾經有著這樣的經歷。
這也不只是讓將士看到皇家對於軍隊的重視,這實際上也是讓大明朝的將士們看到皇儲的風采,讓他們看到大明朝國本的風采。
這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文武百官也覺得這是比較恰當的時機。畢竟這一次朝廷大軍得勝凱旋,這一次是滅國之戰,自然也就意味著皇太子出城迎接、檢閱大軍,那是符合常理的。
甚至是讓皇太子名義上主理這一次的封賞,大家也都不覺得有問題,這是皇太子的權力,這也是讓皇太子有限度的去接觸一下軍隊的不錯的機會,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不少文武百官覺得皇帝現在肯定是鬱悶的,太子自作主張的選人,選了個李祺。這一下就有意思了,皇帝不認可就是駁了太子的顏面。皇帝認可了太子的舉薦,說不準洪武皇帝就要生氣,甚至要背上一些罵名。
畢竟有些案子是洪武皇帝親自處置的,皇帝現在看似有些翻案的意思,那就有趣了。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那可是了不得的大案。皇帝說不定下朝後就要去請罪,以及需要面對接下來朝堂上的一些風浪了。
徐輝祖還是面無表情的,現在只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這個時候就什麼都不要說了,低調才是最應該做的。要是多事的話,那純粹的也就是在添亂了。
其實徐輝祖也明白,一些和中山王府走得比較近的武勳也暗暗著急。可是徐輝祖也沒辦法啊,他不適合在這個時候多說什麼,有些時候自己心裡有數就行,說出來那就是給自己、給太子添亂,他就沉默寡言就好。
還好徐輝祖也是一個恭謹的性子,就算他不去表態也沒問題,大家都知道他的性格。
這件事情看起來也就是這麼過去了,大家也就不要多說什麼了,現在也不要多議論。
很明顯皇帝的心情不好,這個時候要是多事的話,那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洪武皇帝是小氣而記仇的,英示皇帝實際上也好不到哪去,他有些時候也是很刻薄的。
看起來這一次的正朝進展的很順利,該奏報的事情也都奏報了,該商討的事情也商討了一番。需要處置的事情,也確實處置了一些,可謂是皆大歡喜了,這是圓滿的一次早朝。
這就差不多了,起碼朱允煐覺得挺滿意的,他比較喜歡看到這樣圓滿的早朝,相對來說省心。
當然作為皇帝可不只是主持早朝就行了,更多的工作還是案牘上。哪怕現在有著內閣在幫著批閱一些奏摺,但是朱允煐這個皇帝還是有著大量的案頭工作。
畢竟內閣大學士們只能給點建議,只能稍微的審批一下奏摺,他們可沒辦法真的批閱奏摺。先不說他們有沒有能力,單純就是皇帝會不會完全放權,這一點也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臨退朝,朱允煐說道,“諸位愛卿且退下,太子隨朕去武英殿。”
文武百官更加沒有意見了,本來早朝就結束了,趕緊叩拜然後離開。該坐衙的坐衙,該處理公務的處理公務。要是真的沒事了,那就趕緊出宮回到府裡休息或者高樂,那就行了。
皇帝留下來太子,很多人實際上心裡也是在猜著一些事情。
看來在朝堂上皇帝是剋制了,並沒有在朝堂上就訓斥太子。但是皇帝顯然不太滿意太子的一些所作所為,這是下朝了再準備收拾、教導太子了。
這個時候還是乖乖的離開,接下來的幾天注意觀察一下風向,這看起來也是最正確的做法。
看看皇太子有沒有被處罰,看看李祺有沒有得到朝廷委派的任務,這些也都是可以看出來皇帝的太子,以及判斷太子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等等。
事關國本,在這個時候就算是再小心、再仔細都不為過。哪怕現在的太子年紀還小,也基本上沒有參與過國政,但是該注意的肯定還是需要注意一下。
徐輝祖匆匆離開了奉天殿,對於一些想要來打探訊息的同僚等等,基本上也就是不鹹不淡的打發了。而對於他的態度,大家一點都不覺得意外,要是徐輝祖太熱情了那反而才會讓人奇怪。
甚至這時候的徐輝祖還要表現出來面色凝重的樣子,畢竟他的外甥可能遇到了麻煩,得憂心才是。這個時候要是若無其事的樣子,說不定會讓讓皇帝不高興。
至於常茂這個時候就表情輕鬆,畢竟有些事情看起來和他沒有什麼關係。誰讓他的外甥已經當了皇帝,那自然也就心裡踏實了。
再過度的去關心皇太子,那反而不是什麼好事情了,還是需要學會知足的,還是需要學會保持著距離。不能仗著皇帝舅舅的身份就百無禁忌,那反而不是什麼好事情。
還是不要理會那些過度熱情的文武百官,常茂喊了一聲,“曹國公,正好和你商議一下,這籌功可不是小事。”
李景隆也忙不迭的說道,“正好也準備去尋開國公,蒙陛下信重,咱們當竭盡全力,可莫要誤了大事。”
“軍伍裡的丘八刀口舔血,一為升官、二為發財,咱們可不能擋了他們的道!”常茂非常直白的說道,“他們這立了功,咱們這些人要是處置不好,不只是寒了將士的心,也傷了朝廷顏面!”
雖然常茂的話非常糙,甚至可以說直白的讓人有點聽不下去。但是很多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也只是大家尋常不會這麼直白的說出來而已,還是稍微需要一點遮掩。
其實這何嘗就是將士們的事情,很多的讀書人也都是一樣。寒窗苦讀很多的時候也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而不一定就是什麼傳承聖人教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