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為何分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悠悠又好氣又好笑,守什麼空房?他今天晚上在這裡住了,明天人家說起來,不知道自己到焦安子家裡睡覺去了,不還是要產生誤會嗎。所以,乾脆就今天把他打發。
席況覺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戰,當老師的說一不二,學生都要聽的。這個學生,現在翅膀硬了,根本就不請示彙報,自作主張,乾脆利落地把他推到別人家去,忘記了師道尊嚴這一說嗎?就是朋友,也沒有這樣毫無地位吧?
可是沒辦法,這姑娘獨立慣了,什麼事情都自己拿主張,以後,自己的話她是不是聽?還要趁早讓她收收性子,才開始正常接觸,不要惹急了翻臉,現在就放她一馬吧。
見他不說話,以為他生氣了,悠悠趕緊說:“哎呀,不要生氣嘛,今晚我到閨蜜家去,也就我們兩個知道,別人不知道啊,明天他們來了,我還一個個解釋嗎?委屈你了,我以後再彌補好不好?”
“什麼時候是以後?怎樣彌補?”
她扯扯他的袖子,見他神情緩和下來,小眼睛熠熠生輝,心裡有些發毛,趕緊拿了禮物,背上小包,跟著就要出門,扭回頭來說:“你以後就知道了,不要明知故問。”
他嘆了一口氣,也站起來說開車送她。她馬上就停住腳步,說不行,萬一被焦安子看見了,不好。
“我和她又不是不認識,難道還見光死嗎?”他實在想不通。
“不是的嘛。”悠悠還是有理由,“我們倆的關係還沒有公佈於眾,真要碰見了,人家請你去,你去不去?”
“難道不能去嗎?”
“我和她還有一些私房話,你現在的身份有些尷尬,以後再去好嗎?”
席況被她說的沒脾氣了,只有說,家裡沒有水瓶,沒有茶葉,沒有熱水壺,都需要買,反正要出門一趟的,為了避免碰見,只把她送到那個小區的外面,明天早上8:00,在小區的外面接。劉蘇悠悠還是說不行,說萬一焦安子送出來怎麼辦?讓他還是在家裡等。
悠悠拿了一把鑰匙,帶了禮品,席況開了車,按照閨蜜說的地址,一直到了小區門口。還沒下車,電話就響了,是閨蜜著急的聲音,問她怎麼還沒到?悠悠一看,不是在原來的地方,這個小區很大,就說已經到了小區門口了,東西南北怎麼走?
“向東,向東,拐彎兒就向東,就能看見我的樓號了。”
聽到閨蜜這麼指點,悠悠打發走了席況,跟著就進門了。
一路走去,行人絡繹不絕,走著走著,就見一個姑娘很惹眼,穿著大花的連衣裙,撐著一把小陽傘,戴著墨鏡,嫋嫋落落,從裡面往外面走,走個面對面,悠悠也不在意,還是往前面走。走了一陣,和她對面對的姑娘,擦身而過,又走到她身後來了。然後,加快了腳步,把小陽傘湊到她的頭上。
突然一片陰涼,有點不明所以,回頭一看,從鼻子和嘴看出來了,一把奪過身後的小洋傘。另一隻手就去取她的墨鏡。
這一下,那個姑娘原形畢露,哈哈大笑,一把抱住了她,差點把傘都甩掉了。
悠悠大驚失色:“真是讓我大跌眼鏡,想不到,你居然減肥成功,變成窈窕淑女了。”
“你不也變了嗎?變得洋裡洋氣的,真的是海龜了!”
“打著小傘,戴著墨鏡,怕曬黑了,又怕眼睛長皺紋了?這麼全副武裝的出去,真是時髦到頂了。”
“現在是秋老虎出沒耶,我還要跑出來,不都是為了接你嗎?早一點見到你,我們都能多說一陣話了。”焦安子舉起小傘,罩著兩個人,墨鏡卻收起來了,親切地看著閨蜜,“親愛的,你瘦了,我變漂亮你變醜,我們怎麼不在一個頻道上呢?”
“知道了,求偶期的鳥兒最愛美。”悠悠說得一本正經。
“呵呵,難怪,席況越來越漂亮了。”焦安子訕訕地說,馬上轉移話題,“已經給老爸老媽打招呼了,叫老爸趕緊關鋪子回來,叫老媽給你燒點好吃的,今晚我們聚一聚聊一聊。”
到底是閨蜜,情同手足,分別一年,聯絡的比較少,現在見面,友誼的小船揚帆起航了,兩個人肩並著肩走回去。
門敞開著,焦安子母親倚門而望,焦急地等待著女兒的閨蜜。
“伯母——”悠悠一個大步撲過去,抱住焦母的脖子,大喊一聲,跟著,無聲地抽搐起來。
覺得肩膀上一涼,安子母親低下頭來,捧起她的腦袋,奇怪地問:“悠悠啊,見面是個大喜事,你怎麼哭了?”
焦安子收了陽傘,進來把門關上,又開了空調,散散熱氣,對母親說:“悠悠想你了唄,自從她媽媽出事以後,就沒到我們家來過,這都一年多了……”
“傻孩子,傻丫頭,還好意思哭,我都沒找你算賬,你母親過和我世,都沒說一下,我們也沒去送她一程,這是你這個女兒失職,你把我們不當你一家人是嗎?”
悠悠的確心裡難過,她與焦安子是閨蜜,現在她有母親,而現在自己卻沒有母親了。出事以後,再也沒有到這裡來過,因為他們家拆遷搬到郊區去了,自己也沒有時間過去,可以說,一年多了,這才見到他們。也住進的新房,三室一廳,比過去也不知道好了多少。過去年年都到他們家來過年,以後的日子,母親再也不能來了。
尤其是上大學的四年,兩人睡上下鋪,禮拜天回家,不是在焦家住,就是在劉家睡,哪家有什麼好吃的,都要喊上另一個。當然,閨蜜父母雙全,經濟條件也更好些,悠悠到她家去的時間更長更多。安子媽媽也把悠悠當女兒看待。
悠悠的母親會做縫紉,也會裁剪,所以給女兒做衣服,也經常給焦安子做,過年的新衣服更是少不了的,年夜飯總是在焦安子家裡吃,還說兩家合在一起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