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雞蛋衣服(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有人都在忙著做自己的,娜塔莉亞左邊的一個小夥子譏諷道:“窮瘋了,這麼想領歐元?”
右邊的一個小夥子也譏笑道:“這麼容易,老師還讓你做?”
娜塔莉亞被老師批評,被同學譏諷,難過的掉下了眼淚。劉蘇悠悠和她之間隔著兩排位置,想要安慰又夠不著,只好寫了幾句話,遠遠的遞過去。
上面寫著:“不要難過,就當我們作業做錯了,重做就是。”
安德烈夫很冷靜,選擇了最大的一個塊面,放在桌子上,對其餘的石頭塊面,拿著布片比量著,留出縫頭,一片片的剪裁著,也完成得很快。然後,他拿著一把碎片,送到老師那裡去,也被打回來了。
後來又有幾個人交上去,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布片。
弗蘭克不高興了:“如果你們真正在設計服裝,最後出來都是裁剪好的衣片,有那麼多的面料供你們浪費嗎?可以成批投入生產嗎?可以在電腦裡面呈現打樣圖紙嗎?你們忘了我的教學,我要求你們首要的一點是什麼?是根據服裝設計款式,確定服裝的基型,再確定底圖。所以,哪怕你們裁剪好了,也要畫出版式的……”
劉蘇悠悠最先弄明白老師說話的意思,想起了流水作業的方式,先選出石塊最小的一面,放在桌子上站住了,把石頭的這一面用鉛筆畫了個圓圈,表示為零。然後在石頭的前後左右依次找出幾個面,用數字標好,再把石頭的每個面放在不同的布片上,相應的布片也號上數字,最後根據塊面的大小,直接劃線條,放出縫頭,再剪裁布片。
剩下最難的塊面有弧度,圓滾滾的,鼓起一個包,就像渾圓的肩膀頭,最不好裁剪。劉蘇悠悠想了一下,用布蒙上去,當然不可能平整,再把幾個褶皺剪掉——當然沒有忘記留出縫製的餘量。
所有的片子都剪好了,拿出一張A4紙,然後在紙上排片,找出最節約的拼圖面積,畫出布片的形狀,這才把作業交上去。班上的大部分同學已經完成了,但都是一堆散亂的布片,只有她,有一張打版圖。
教授這才鼓掌:“第一名學生將要出來了,看得出來,首先你的排版方式是最正確的,佔用的面積最小,但是這還不算完成,設計圖還不行,我還需要‘石頭的衣服’,這件衣服還必須要石頭能夠穿上。套上去才算成功。”
其餘的同學才知道,第一個同學也才完成一半,可他們連著一半也沒有做到。
劉蘇悠悠得到老師的肯定,下面就好辦了。剪裁好的那些布片,因為統一都留下了0.6公分的餘地,完全按照那個尺寸貼上,就好像小學的時候做手工勞動一樣,那是用布片做成的立體的石頭,五彩斑斕:赤橙黃綠青藍紫……每個面都有不同的顏色,卻還留著一片最大的塊面沒有貼上。
再交到老師那裡去。弗蘭克問她為什麼要留一面?她說,如果全部粘起來,脫衣服就不方便了。
弗蘭克哈哈大笑。
再問她什麼留最小的一個塊面放桌子上?
劉蘇悠悠微笑回答:“腳當然沒有身體大,甚至連腦袋的體積也比不上,只要站穩就行了。”
“比喻的太妙了。”弗蘭克笑得前仰後合,白鬍子都抖動起來,親切地拍拍她的肩膀:“慎密、機智、富有想象力,你將來會成一個優秀的設計師!現在,給你的石頭把衣服穿起來吧。”
五彩布套罩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嚴絲密封,一點兒皺褶都沒有。她把最大面積的蛋黃色片蓋上去了以後,是一張女人的面孔,滿頭黑髮隨風飄揚,右側頂上還有一隻金色的髮卡。
弗蘭克驚豔了,在講臺上拍巴掌:“想不到,劉蘇悠悠給她的石頭做了彩虹般美麗的衣服,還賦予這塊石頭生命和靈魂。這就是服裝設計的精華!”
全班同學跟著鼓掌。
在師生的讚揚聲中,那100塊的歐元也名至實歸。這只是小小的獎勵,可在自己的國家,比美元的價值都高。
全班只有這一件衣服成功,下課了,同學們都投來讚許的目光。
弗蘭克教授正要出門,突然被主任攔住了,進來招呼了一聲:“弗蘭克教授,能讓學生停止出教室嗎?我們要找人。”
教師很奇怪:“我們的學生犯了什麼錯誤嗎?”
主任有些為難,拍拍額頭回答說:“說不上什麼錯誤,但是,有學生舉報,你們班上有同學在宿舍裡賣菜……”
“我的學生賣菜?你是在說笑話吧,超市有生菜,食堂有熟菜,哪個同學會找同學買菜?”
聽教授這麼一說,主任的身後站出來了一個學生,是高大的黑人,指向安德烈夫:“就是他們,還有他邊上的兩個姑娘,三個人一起賣菜,一盤菜100馬克,很貴的。”
安德烈夫與娜塔莉亞並排,與劉蘇悠悠會合,看她手裡的傑作,弗蘭克剛剛才表揚了其中的一位中國姑娘,然後就把他們喊出來:“你們,都過來,主任叫你們。”
3個人一起走到門口,主任也認識他們,因為都在辦公室報過到的。就問了黑人學生:“你說的是他們嗎?”
安德烈夫上前一步:“怎麼了?我們的菜有問題嗎?吃了拉肚子嗎?”
主任想起來了,對著劉蘇悠悠說:“當初,你說吃不慣我們這裡的西餐,要在公共廚房裡自己燒飯菜。沒想到,你們用公共廚房的資源,做成菜賣,獲取暴利,是不是啊?”
“我們賣菜,是因為他們要買菜。”劉蘇悠悠先回答。
安德烈夫馬上就說:“我們並沒有勉強他們買,是他們要買的,定價也是他們出的,。”“他們是誰?”主任問。
班上的同學本來都下課又出去了,現在來了這麼一檔事情,參與的同學們都圍過來,七嘴八舌的說:“是我們呀,是我們同學,多數是我們班,還有別的班的。”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你們做的菜,就吃幾口有什麼關係?還要靠這個賺錢嗎?”主任不高興了。
安德烈夫振振有詞:“我們做好的菜要自己吃的,他們買過去了,把錢丟了下來,吃了以後覺得好吃,要我們燒給他們吃。我們又不是他們父母,為什麼要燒飯菜給他們吃?就是食堂飯店,他們吃菜也要花錢吧,於是,不少人要我們做菜賣給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