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不學修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在德國已經形成了習慣,無論是什麼樣的女人,無論漂亮還是醜陋,都以同樣的熱情接受,笑嘻嘻地回答對方:“謝謝你的誇獎!”
說的更委婉的是:“你的誇獎讓我十分榮幸,我以後一定會長得更漂亮。”
對於真正的美女,有的是窮追不捨,進一步說:“我能請你喝一杯咖啡嗎?”
“十分抱歉,對不起,我的愛人在前面等我,以後有時間再說。”
就這麼不鹹不淡的打發他人,似乎成為漂亮姑娘的日常,誰也不當回事。
劉蘇悠悠也學到點了,沒有放在心上,遇見多了,產生了免疫力。跟著,依然笑著點點頭說:“謝謝您的誇獎,但我不是來考演員的,不靠相貌取勝,我來學習服裝設計的,請問,我應該怎麼走?”
大塊頭大叔笑容不改,接過她手中的行李:“你分配到我的部門,我是來接你的,我就是那裡的負責人。”
這是一個文明禮貌的國度,這可找對了,忘不了自己來自文明古國,劉蘇悠悠彎下腰來,深深地鞠了一躬:“主任,很榮幸,這麼快我們就見面了,能夠到您的部門學習,這是我的榮幸,以後給您找麻煩了。”
主任疑惑了:“怎麼?你是東洋人嗎?”
這不是第二個把自己當東洋人的,劉蘇悠悠警惕起來——怎麼一不留神就謙卑了?連忙直起腰桿說:“明明知道我從中國來的,為什麼還把我當成東洋人呢?”
“因為只有東洋人,才習慣90度的鞠躬,他們過去在我們這裡到處都有,無孔不入。可是突然之間,他們集體消失了,然後就從你們東方傳來他們的訊息,我們的技術,不知不覺就被他們盜取了,現在,他們的電子產品比我們還便宜。所以,那是一個虛偽的民族,我們不希望再遇見他們。”
“您放心,我們是來學習的,不是來剽竊的,希望你們也毫無保留的交給我們先進的技術。”
對方哈哈大笑:“好的好的。是的,我接到的訊息,也說是個中國姑娘,怎麼突然就變了呢?日本姑娘,我不喜歡的。走吧,我帶你先安排住處,放下行李,明天早上到這裡來再進車間。我們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劉蘇悠悠打量著跟前寬大的廠房,見德國大叔往自己的來路方向走,劉蘇悠悠說:“不需要多跑一趟,我先進車間吧,下班再去找住處。”
“這麼著急幹什麼?”
“中國有個成語叫爭分奪秒,就是說,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利用起來,既然來到這裡,我先進車間去看看吧。”
主任點點頭,稱讚她是最會抓緊時間的人,馬上就帶著她走進車間,從外面看,比足球場還大,但是進去以後,發現被隔離開了,先到了辦公室,放下了手中的行李,主任就帶她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參觀。
開始來到一個大廳,裡面擺滿了許多機器,形形色色、各式各樣。
主任自豪的介紹道:這些都是縫紉機裝置,鎖眼機、雙針機,回針機、訂扣機、包縫機、多功機、上褲腰機、上領子機……
劉蘇悠悠看得眼花繚亂,不解的問:“您帶我參觀這麼多,與我的專業有關嗎?”
“當然有關,作為一個技師,必須每樣裝置都要會掌握。”
悠悠的頭大了:她只會用腳踏縫紉機,是母親用的上海蝴蝶牌縫紉機。當年為了打扮上小學的女兒,省吃儉用兩年,就想買一臺。可那個時候還要計劃供應,母親的那個車間有一張票,30多人沒辦法分,因為母親是先進工作者,車間主任作為獎勵,才把那張票給她。買到了縫紉機,家裡像飛進兩隻蝴蝶一樣,母女高興得手舞足蹈。
先進的國家有那麼多的縫紉裝置,專門做衣服領子的,專門做褲子腰的,一次性成型,難怪那些服裝做得那麼漂亮。
但是,但是……
劉蘇悠悠有些惶恐:“這麼多裝置,要學到什麼時候?”
“不著急,慢慢來。”主任把她帶回辦公室,然後交給她一本書,還有一隻小木箱,“我們第一步,理論與實踐結合著學習,掌握修理的技能。”
哪一點不對勁兒?程式似乎顛倒了。
如果要生產品牌服裝,首先設計,然後裁剪,再製作。縫紉當中才用到了機械裝置,機器壞了才需要修理。
翻開課本,那密密麻麻的德文看不明白,但是畫的圖全是機器,這是一本修理手冊呀。開啟那隻小箱子,裝的都是扳子鉗子錘子……不是繪圖工具,怎麼用來服裝設計?
她不再保持著禮貌的微笑,拉下臉來說:“主任,我不是來學機器修理的。”
“你們購買了我們的裝置,以後用壞了怎麼辦?難道不需要修理嗎?”主任臉上的笑容也淡化了。
“行業裡也有分工,我是來學習服裝設計的。”
她把理由說出來,對方馬上反駁:“搞服裝設計的,難道不需要製作嗎?製作難道不需要縫紉裝置嗎?縫紉裝置總有出故障的時候,難道不需要修理嗎?”
術業有專攻,劉蘇悠悠直言不諱:“我從來沒摸過高精尖的縫紉裝置,只會做中國那種腳踩的縫紉機,做得還不怎麼樣,我要將這些機器學會工作,學會修理,可能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