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悠悠有些無奈,可是生病的人要照顧情緒,只有答應了,就說行,可能回來晚一點。

母親就說:“你忙你的,反正我白天睡夠了,又睡不著,晚上等你回來。放心吧,我不拖累你。”

“怎麼能說拖累呢?你趕快把晚飯吃了,我去忙我的,你在這裡安心休息。等我回來拿照片給你看。”劉蘇悠悠一邊和母親說話,一邊拿出買回來的帽子,取了手繪服裝放在這裡的丙烯,在上面寫字,同樣寫的是“服裝商場二樓”。

“怎麼?你賣褲子還要送帽子嗎?”

“知我者,母親也。”劉蘇悠悠一邊忙著一邊說,“我老媽真聰明,反正這帽子不值錢,也就是紙板的帽沿兒,加個帽圈,戴在頭上,能遮住面孔不曬太陽,很涼快的,也就幾毛錢一頂。”

她趴在窗臺上,一會兒就寫好了,那玩意兒幹得也快,回過頭來,母親吃了四個就吃不下了,說反正口乾,再喝一瓶牛奶就行。劉蘇悠悠強迫母親再吃,母親說那東西太油膩,讓給女兒吃。

劉蘇悠悠就說,母親再吃一個,然後她把另外五個吃掉,這就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蘇秀蘭被逼迫不過,又吃了一個,看著女兒吃完,然後說:“女兒啊,媽對不起你,沒給你創造什麼財富,沒能讓你享受什麼幸福……”

怎麼好好的就煽情了呢?連聲音都哽咽了,劉蘇悠悠收拾著碗筷,給母親甩了兩顆衛生球:“媽,你說什麼呢,我們雖然沒有物質上的特別享受,但是,跟你在一起的每一天,女兒都是快樂的,難道你不快樂嗎?”

“快樂快樂,看到我女兒就快樂……”蘇秀蘭扭過頭去,望著外面的天空,夕陽西下,一顆心漸漸下墜,卻忍住悲痛,催女兒趕緊忙去。

劉蘇悠悠回到商場的時候,離下班還有幾分鐘了,她一口氣跑上六樓,叫了司文,再回到女裝部,就已經到下班的時間了。買了時裝褲的十幾個女子嘰嘰喳喳出了大門,提著包就要走。劉蘇悠悠把她們喊住了:“嗨,到哪去呀?”

她們七長八短地說,不是要到和平廣場去嗎?

“讓你們穿著短褲去。”小小一邊問劉蘇悠悠要她那一條褲子,一邊對眾人說。

有人就回答:“我們到廣場邊兒的廁所換。”

“廣場邊兒的人多廁所擁擠,還是在這邊換好了去吧。”

人多嘴雜,劉蘇悠悠的話沒有幾個人聽。司文脖子上掛著照相機,雙手往腰上一叉,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模樣:“我說你們這些大小姐們,我可是下班以後義務效勞,你們不要佔用我太多的業餘時間。先在這邊換好了,到時候去一個照一個,然後,你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

他是公司裡的幹部,商場招工招聘他都是參加的,說話更有權威。女人們都愛漂亮,誰都想給攝影師留個好印象,給自己照的美美的,於是聽話,一窩蜂擁到廁所去了,穿裙子的女人換得更快,先把短褲套進去,再把裙子拉鍊解開,鞋子都不脫的,裙子就脫下來了。長褲子換短褲子的麻煩一點,但也沒花多少時間。

再出來的時候,劉蘇悠悠讓她們把上衣全部塞進短褲裡,一人發了一頂帽子,也都全戴到頭上了,一個個都穿上了五顏六色的時髦短褲子,下面是白花花的大腿小腿,司文看得哈哈大笑:“養眼啊,真是十分養眼。”

女人們聽了,笑的、罵的、追打的,鬧成一團。他也不在乎,反而說,自己是娘子軍的男代表,走在最前面,一邊走一邊唱著:“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

正是下班高峰,帶車來的也都推著走,一直走向和平廣場。

這支隊伍好奇怪,上衣雖然五花八門,短褲都是大紅大綠,還有奇形怪狀的裝飾,褲子從哪來的?不用說了,每個女人頭上都戴著帽子,帽子上面明明顯顯地寫著“服裝商場二樓”,這就是說,在那裡可以買到。

劉蘇悠悠走在最後面,跟在她身邊的是崔小小,有點兒擔心地說:“我們這麼早把廣告打出去,櫃檯裡面沒貨,讓我們怎麼賣?”

“沒事兒,先吊著顧客,凡是來問的,就說一個禮拜就有貨了。”劉蘇悠悠雖然這麼說,心裡也有點打鼓,不僅僅是這麼一個傍晚的宣傳,十幾個女店員,每天總有幾個人穿出來,走在上下班的路上,都是在做免費宣傳了。只有自己和張大雷,兩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偏偏在這時和焦安子鬧僵了,少了一雙手,只有動員身邊的小小了。就問她是不是願意幹?

聽說這些時裝褲是這樣來的,多賣些服裝,自己也增加了收入,劉蘇悠悠又承諾,每天下午加班,又可以有一筆收入,閒著也是閒著,很樂意幹這事兒。只是說,她不會用縫紉機,劉蘇悠悠就說讓她幹輔助工,打鉚釘、綴亮片、按吊牌、栓繩索什麼的,一學就會,好做得很。

地點就在她家裡,離商場也不是很遠,走路都走到了。明天下午和後天上午小小都不上班,張大雷也不上班,正好可以一起幹活。

小小問:“史大姐每天也有半天的休息時間,能不能把她喊過來一起做?”

劉蘇悠悠沉默了,她可是曹的人,讓她轉交給自己1萬塊錢,還居然寫了人民來信,到公司告我的狀,說我貪汙了貨款。這種打小報告的長舌婦,帶在身邊不是麻煩嗎?

但是轉念一想,無事不可對人言,自己做的正大光明,沒什麼藏著掖著的。再說了,紙包不住火,短褲子是趕季節的產品,最多還穿一個多月,就已經秋風起秋風涼,要穿長褲字了,所以抓緊時間生產特別重要,自己沒有工作室,沒有工廠,連小作坊也沒有,多個人手多個幫助。那就讓她來吧,但是有個條件,就是那個人要會縫紉。

崔小小與史大姐是老同事了,相互都瞭解,馬上就說:“她會用縫紉機的,家庭條件也不怎麼好,能夠掙點外快,補貼家裡,那是最好不過的。”

劉蘇悠悠同意了,只是說,明天上午不能去做褲子,要往東風服裝廠跑一趟,這些棉布碎片太有用了,剪裁剩下的邊角料,絕對不止那兩個編織袋,肯定還有許多,要一起買下來。另外,沒有商標的服裝不能算是正規產品,打個擦邊球,問廠方買一點,不知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