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曾聞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當年稷下學宮商君曾言,人性本惡,因人有惡,才有法度。

天下人好利,貪慾,奢望,人性之惡必以律法糾正之。

此乃天下人言商君與荀子之法理也。

然....天下可有平天下之法乎?

法乃人為,可有法而解天下之所有疑難乎?

郭某曾聽聞少君舊事,孟起於隴右殺人殺官而逃,玄德公為保二人之身,不惜擔下罪責。

此等事情可違背律法之事乎?

然若孟起無此事,其罪人脫逃,這於百姓之處可是善事?

律法之於人判,乃是因為人可明辨是非,遂縱有律法在上,然名臣良吏所不常見也。

律法之事尚且如此,更何況天下乎?

玄德公重才也好,唯德也罷,並無十全十美之事也,我等所做之事唯有權衡利弊,總而選擇其一罷了。

可當我等權衡之後,那我等之初心是否還與之前同樣?

玄德公身處天下漩渦之中,一言一行可決天下,其為表率,實乃重中之重。

為人當謹言慎行,當克己守禮,為君者又當如何?

久違玄德公教導子嗣以儒家之理教誨其人,重德行明禮儀,其為何哉?

天下紛爭,天下汙濁,為何不教其坑蒙拐騙以壯其身利未來?

因此乃詭道也,此乃謬哉!

人性本善也好,本惡也罷,我等教導子嗣尚且知道令其身懷仁愛之心,以不忘天下大業。

為何深處高位卻要以鬼魅之事行之?

管公曾言,人無對錯,然事有!

身處亂世之間,我等為亂世所擾,身不由己無話可說,然世間之人庸庸碌碌者多矣,其身不由己之間,可否有一線之明光照耀,乃是我等之責也。

身處高位,便要做身處高位之事。

益州種種某家願一力承擔,與少君無關,與張將軍無關,與劉季玉之子無關,與天下人無關。

十年清平乃是少君用己之所有而換,不可輕啟戰端,這天下之民,日後或許也是玄德公治下之民也。

還望玄德公有所珍重。”

劉備放下手中信帛,然後看向了剛剛趕回來,然後跪在自己面前的張飛。

“南中還未平定,你且再去西川之地,怎麼丟的臉面,你怎麼將臉面找回來!”

張飛未曾想到自家大哥這般輕飄飄的將自己放了過去,不由的大喜過望,剛要稱諾就聽到劉備再說一句。

“巴賨之人當年幫助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乃有大功,你如何敢去屠戮他們!

著人傳令巴賨之王,恢復當年太祖高皇帝之舊制,許他們不納賦稅之權。

益德親自前去,負荊請罪!”

“大哥這如何使得,他們乃是...”張飛聽到這話頓時就要暴起,但是他話剛剛說到一半,劉備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

巨大的聲響不但讓劉備的手變得紅腫起來,甚至那堅固的桌案都被他這含怒一擊給拍的差點散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