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看著蒯越在這裡極力配合的模樣,實在是有些目不忍視了。

這群傢伙若是知道了這一切的真相之後,也不知會是一個什麼感覺。

不過不管賈詡心中怎麼想,現在蒯越已經越來越進入狀態了。

“使君,近日管寧先生帶弟子游歷荊州,某家已經和管寧先生取得了聯絡,想要與管寧先生徹夜長談,聽聞使君乃是管公弟子....”

“異度先生現在和某家套交情是不是晚了點....”

“使君誤會了,聽聞管公立志要繼承太丘公的衣缽。

蒯家願意助其一臂之力。”

蒯越這個時候終於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也可以說是將劉封的目的說了出來。

繼承陳太丘的衣缽,繼續有教無類!

這話一出來大家都驚了一下,不過卻也沒有立刻出言否認。

畢竟之前有冠軍學堂和襄陽學堂等諸多學堂之事在前,這種事情大家也都有心理準備,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不願意。

廣開山門,有教無類和他們現在做的這種事情可不一樣。

他們現在的學堂是利益,而有教無類,廣開山門....嗯,幹不了!

不過蒯越也不可能是僅僅如此就夠了,他在最後默默的補了一句話,很重要的一句話。

“這不是前段時間我等征戰在外的時候,聽聞王粲去蒯家拜謁,我家那不爭氣的東西直接將家中所學全都告知了王粲.....”

這是劉封乾的第二件不要臉的事情,先是偽造信物將他們逼出來,然後趁著各大家族守備空虛的時候讓王粲直接竄到各個家中去探討學問。

現在大家才想起來這件事情,憑藉王粲的手段,這諸多家族有一個算一個,最起碼他們能夠露出來的東西都已經在王粲手中出現了。

也就是說,只要王粲願意,他完全可以將各家的家學默寫出來....

家學之所以稱之為家學,不是因為他們的家傳學問有多麼的獨特,說白了就是大家都學過的東西罷了。

但是家學之所以獨特是因為數百上千年,一代代的註釋和擴充套件。

比如潁川荀家的家學就是《荀子》,這裡面不但有荀子這個作者的註釋和講解,這麼多年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荀子》在荀家的手中已經不是當初的那些東西了。

可以說註釋比原文還要多上十餘倍不止,一代代荀家有名有才之人,根據自己的一生結合自己的家學《荀子》寫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而蒯家,黃家等等也都是如此。

比如蒯家有家學《雋永》,並且有先祖蒯通的策畫與舌辯之術。

當然,荊州的這群家族可都不是虛的,或許《雋永》以及黃家的《九宮賦》《天子冠頌》這些東西比較小眾。

但是這麼多年他們一代代的傳承下來,所有的經驗才是最大的經典和好處。

比如黃家,黃香之後的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

他們的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為何很多家族子弟剛剛出仕就可以有了不少經驗,只需要穩定下來很快就能夠成為一方良吏。

這就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家族之中那些長輩的經驗,而這也是普通百姓和那些完全沒落下去的寒門所欠缺的。

可是在劉封的算計之下,這些東西,讓王粲給“偷”了。

而且劉封的準備還沒有結束。

“哎,異度先生這麼一說某家倒是想了起來,當年外祖父曾經在洛陽設立石碑讓天下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