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愣了一下,

李二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世家掌控了大唐幾乎全數的讀書資源,現在李二要來分一杯羹,世家恐怕是萬萬不會同意的,這已經不是搶飯碗的事情了,簡直就是一把無形的刀子在剜他們的肉!

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李二要開辦蒙學,那不出五年,就會有一批識字的百姓進入社會,識了字,便能學文章,李二要是到時候再弄箇中學啥的,就能培養出一批寒門學子來,那麼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小,不出二十年,朝堂上這批老官員就有可能被寒門學子所替代。

那麼這樣的事情,是世家不願意看見的,他們一定會封鎖手裡的資源,不讓李二參與這件事,所以李二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

陳宇朝著李二一躬身道,

“啟奏陛下,禮部尚書王公,與臣素來交好,此前製作的鉛字也盡數出於王家的書局,陛下何不與王公商議一番?”

李二擺擺手,搖頭道,

“子寰年紀尚淺,王公雖是禮部尚書,然太原王家之大,非是卿能所見,王公也不過是王家一員罷了。”

李二說的沒錯,五姓七望之所以能讓李二都束手無策,靠的便是盤根錯節的人脈和子嗣,就拿王家來說,能成為五姓七望不是沒有原因的,歷朝歷代不知道有多少王家的族人成為朝廷的頂樑柱,往前了說,秦朝的大將軍王翦和王賁,便是太原王家的翹楚,漢朝的王昭君,王充,甚至是被後世譽為“穿越者”的王莽,都是太原王氏的族人,就連東漢末年的司徒王允,也是王家人。

王珪雖然是禮部尚書,但是從太原王家來看,王珪也不過是其中的祁縣房支烏丸王氏一支,即便在王家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想要完全統御王家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況且五姓七望這麼多口人,李二自己也出身於隴西李氏,屬於五姓七望一員,與趙郡李氏同出一脈,但是就這樣,李二自己都管不了趙郡李氏的家事,更別提其他人了。

陳宇這時候想起一件事來,朝著李二一躬身道,

“陛下,王公三番五次結交於臣,想把他的孫女嫁與臣為妾,然被臣推脫數次,不若陛下讓哪個皇子,娶了王公的孫女,不就能和王家搭上關係了嗎?”

李二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子寰到底是年少,朕豈能不知這中間的道理,朕早已屬意南平公主,下嫁王相之子王敬直,待過兩年,便會下旨頒詔。”

陳宇忙點點頭,李二身為皇帝,豈會不知道通婚的好處,早早的便安排上了。

但是李二一聽陳宇剛才說的話,來了興趣,興致勃勃的說道,

“王相既然對子寰青眼有加,子寰不若便娶了他孫女便是,左右不過是一房妾室,何樂而不為啊?”

陳宇翻個白眼,心想還不是你這老丈人在這,老子不敢隨便亂娶,當即躬身道,

“啟奏陛下,臣已然迎娶兩位公主,家中一片和睦,臣怕再娶時公主不滿,且王相孫女與高陽公主素來不和,臣怕家中不睦啊。”

李二毫不在意的擺擺手道,

“無妨,朕的女兒豈是那善妒之婦,子寰難道還信不過朕的家教。”

陳宇忙

道,

“臣不敢。”

李二緊接著又說道,

“王公既然青睞於子寰,不若便就此與王家結交,也好替朕開辦蒙學,得王家扶持,無論於公於私,都大有裨益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