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世家之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隔日,陳宇帶著厚厚的手稿進宮,現在已經屬於寒假了,百官基本上都不上朝,李二也樂的逍遙,這會兒正在甘露殿和長孫皇后一起逗弄著晉陽公主李明達。
“臣見過陛下,見過皇后。”陳宇走進甘露殿中。
“唔,子寰來了,好,不過一晚,難不成子寰已然編寫完成了?”李二有些訝異的看著陳宇問道。
陳宇高高捧起手中的手稿,
“啟奏陛下,臣不才,只寫得兩篇,還請陛下與皇后過目。”
李二大為震驚,竟然還是兩篇,當即張貴走了上來,捧著手稿遞給李二和長孫皇后,夫婦倆人手一篇,細細的研讀著。
“好好好,這三字之文,倒也朗朗上口,比之千字文來絲毫不差,哈哈哈,子寰果真為我大唐第一飽學之士!”李二高興的哈哈大笑道。
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而唐朝最盛行的便是駢體文,例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便是其中最傑出的的代表。
“二郎,妾身倒瞧著這弟子規更好,聖人之道當廣為流傳,即便是我大唐皇室的子弟,也當讀此佳文才是。”長孫皇后也在一旁說道。
“唔,好好,來人,傳旨,宣虞公和衝遠公進宮!”李二當即喚來張貴,讓他趕緊把虞世南和孔穎達給叫來。
虞世南和孔穎達接到旨意後,倆老頭頂著大風罵罵咧咧的進宮面聖,虞世南年紀大了,已經是騎不動馬了,一路上嘀嘀咕咕的罵李二不知道尊重老人家,這麼冷的天還讓他進宮來。
但是當倆人看到《三字經》和《弟子規》的時候,虞世南花白鬍子都樂的翹了起來,讚不絕口的說道,
“好好好,陳侯當真才華絕世,老夫窮極一生也想不出如此朗朗上口的蒙學教材,陳侯且受老夫一拜!”說著就要給陳宇鞠躬。
陳宇哪敢讓這老頭給自己行禮,慌忙扶住他賠笑道,
“虞公抬愛了,小子才疏學淺,哪裡敢當虞公的大禮,豈不是折煞了某。”
孔穎達在一旁說道,
“陳侯過謙了,這般的文章雖說不能與四書五經相比,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若非胸中有大學問,那是萬萬作不出來的。”
倆人沒口子的誇著陳宇,李二聽的不耐煩了,在一旁插嘴道,
“既是虞公和衝遠公閱過此文章,不若朕來開辦蒙學,二位意下如何啊?”
二人當即對著李二一躬身道,
“蒙學乃是聖人之道的傳化,千秋萬世的基業,陛下為千古明君,臣等願追隨陛下,萬死不辭!”
李二滿意的點點頭,看著陳宇問道,
“子寰吶,便依卿所言,在藍田與萬年率先開辦蒙學,由國庫出資,修繕學堂,只是,這印刷刊物一事,卿以為交給誰來辦合適?”
陳宇毫不猶豫的說道,
“此乃皇家的蒙學,自當以陛下為先,不若以陛下的名義,創辦書局,專門負責印刷蒙學的教材。”
李二沉吟了幾秒,抬頭道,
“子寰不知,如今我大唐刊印之物,盡出於世家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