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亢龍鐧(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紹延為難的點點頭,
“打製倒是簡單,只是一般的鐧需得四尺長,鐧身極重,非大力之人不可用,呵呵,這烏茲鋼材料不夠,恐怕只能打製三尺左右。說不定還需得往裡摻雜些銅。”
楊紹延說的沒錯,鐧這兵刃作為古代馬上武器,擁有極強的破壞力,但是伴隨而來的副作用就是重量太大,陳宇這副身板是肯定駕馭不住二十多斤的鐧的。況且打製鐧的材料一般是銅,也很少用鋼的,因為鋼比較脆,容易在交鋒中折斷,必須鍛造的時候加入一些熟鐵或是黃銅才行。
熟鐵還好說,黃銅就難得了,大唐的銅都是青銅紅銅而非黃銅,製作錢幣時用的銅也是銅錫合金,華夏使用黃銅那得是宋朝後的事情了。
“無妨,做短些,某也使不動這邊重的兵刃。”陳宇笑著點點頭。
楊紹延臉色一鬆,笑道,
“那便是了,子寰只管去,明日來取便可。”
陳宇又不放心的叮囑了幾句,這鐧的外觀可一定得做的好看些,楊紹延拍著胸脯讓他放心,達不到李二的標準但是也不會怠慢了他。
陳宇這才笑眯眯的從武器監出來,騎上了霸紅塵一路優哉遊哉的回到家裡,家中蘇憶晚和陳妍都不在,陳宇馬馬虎虎的吃了幾口飯,天氣又炎熱,痛痛快快洗了個澡又吩咐小梅抬了好幾塊冰放在房裡降溫,這才勉強睡了過去。
“淦吶,老子怎麼就不會發明空調呢?”半夜裡陳宇被熱醒,冰塊早已化了個乾淨,罵罵咧咧的喝了口水,瞧著天色有些發白了,陳宇躺不住了,小梅見陳宇醒了,也忙起床給陳宇打水洗漱,陳宇嘟嘟囔囔的洗漱完畢後,趁著天未大亮,便出門去了長安城裡。
坐在馬上跑起來倒還有點風,陳宇來到承天門前,今天是來向李二告辭的,陳宇此番回京述職就算告一段落了,得回洛陽繼續剿匪去了。
在門口坐了一會,等承天門一開,陳宇就衝了進去,李二的兩儀殿裡冰塊可比家裡多多了,溫度也比室外低了不少,今天的李二心情不錯,兌現了賞賜給陳宇的黃金,陳宇又連忙下拜表表忠心,君臣之間其樂融融。
百兩黃金不算重,陳宇拎著裝滿黃金的布袋散了朝,就馬不停蹄的朝著武器監趕去。
“呵呵,子寰來了?來來,看看給你打製的新兵刃。”楊紹延忙領著陳宇來到打製兵刃的房間裡。
陳宇也是心急如焚,急著瞧瞧傳說中的鐧,楊紹延的大手一揮,便有匠人捧過一柄黑油油還泛著幽藍色光芒的鐧來,周身四稜,鐧長三尺,粗約一寸有餘,枝節盤繞中,一條栩栩如生的三爪龍從鐧頭一直環繞到吞口處,顯得尤為威武。
陳宇激動的拿過鐧來,揮舞幾下,只覺得這把鐧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沉重,大約也就是十斤的樣子,自己勉強還是能用的動的,做武官久了,陳宇的氣力自然也長了不少,和三年前比起來已然是天差地別了。
陳宇感嘆大唐還不錯,起碼還能有三爪龍用用,不像清朝,大臣是不能用龍作為裝飾品的,但是唐朝無所謂,皇帝的叫五爪金龍,王公四爪,官員三爪。
“呵呵,子寰且看,此鐧不單用烏茲鋼打製,其中還新增了些熟銅和熟鐵,此鐧所到之處,鐵甲可破,兵刃可斷!”楊紹延得意洋洋的介紹著。
鐧是鈍器,全靠使用者的力量驅使,只要運用的好,隔著頭盔都能砸出個腦震盪來。
“嘿嘿嘿,如此就多謝監正了。打製此鐧的匠人們也辛苦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陳宇從袖子裡又掏出一小塊金餅來,遞給楊紹延。
楊紹延自然懂得這個道理,喜笑顏開的把匠人們叫來,手裡舉著金餅,意思就是金餅太小了,我給你們換成銅錢分發下去,眾聲歡呼之中,陳宇兀自還在打量著手中的兵刃。
“子寰瞧著甚至喜歡這兵刃啊?”楊紹延好奇的問道。
“那是自然,某還打算給它起個名字呢!”陳宇理直氣壯的說道。
“哦?呵呵,傳說馬孟起之虎頭湛金槍,趙子龍的龍膽亮銀槍名震天下,子寰此鐧,打算起個什麼名字啊?”楊紹延看著中二的陳宇問道。
“亢龍鐧!”陳宇得意的甩甩頭,手中的鐧揮舞幾下,破空之聲頓起,發出嗚嗚的聲音。
“亢龍鐧?唔,好名字!呵呵,子寰不愧為我大唐詩文第一,便是取名,也取的這般威武!”楊紹延哪裡管你叫什麼名字,只是隨口吹捧罷了。
男人至死是少年,楊紹延是不能理解中二病晚期的陳宇對於手中亢龍鐧的喜愛之情的。
亢龍鐧打造完畢了,現在問題來了,陳宇不知道這鐧是如何掛到身上的!馬背上有得勝鉤,一般短兵器會掛在那兒,方便武將隨手抽出使用,但是亢龍鐧只有三尺,就算加上握柄也只有三尺出頭,鐧又沒有劍鞘刀鞘,根本無法固定在腰間。
最後陳宇不得不紅著老臉去問楊紹延,誰知楊紹延一臉懵逼的樣子,招來兩個工匠,隨手就給陳宇掛在腰後了。
大唐使用的方式,後世稱為四點固定法,以方便武將把橫刀或腰刀掛在身後,但是普遍的武將不會使用這個方法,都是掛在腰間用手抵著吞口,以便隨時出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