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豐收(第2/2頁)
章節報錯
鄭光這會兒李恪和李德謇都在場,自然也不敢造假,再說這麼多紅薯眾人都看在眼裡,你寫十石也得有人信吶。
陳大陳二得了令,趕緊飛奔上馬就朝蘇州府趕去,鄭光戰戰兢兢的好不容易算得了最終結果,
“啟稟吳王殿下,臣已算得了,的確是三十石之數,請殿下過目!”鄭光小心翼翼的呈上宣紙。
李恪擺擺手,示意不用看了,興奮的拉著陳宇的袖子,
“子寰真乃我大唐之福也!這麼高的畝產,那我大唐豈非再無饑荒和難民了?”
“呵呵,這紅薯耐旱,北方也能種植,只是產量可能就沒這麼高了。”陳宇小心的回答著,免得把話說的太滿。
“無妨,便是隻有十石十五石,那也遠遠比現在的糧食產量高多了!”李恪興奮的揮揮手。
“來人,把這些紅薯都裝回去。”陳宇吩咐眾衙役道。
十多個衙役顯然不太夠用,幾個人跑回去把三班衙役都喊了過來,三十多人一起幹活,很快就把這些紅薯裝進了麻袋。
“啟稟殿下,周州牧和鄭別駕已經趕到吳江縣,聽候殿下差遣了。”陳大陳二已經趕回來了。周海湧和鄭西明聽到這個訊息也是大吃一驚,向來不和的二人更是難得的一起上馬連滾帶爬的來到吳江縣縣衙。
“呵呵,周卿、鄭卿,此乃我大唐之幸,江南之幸,也是你們蘇州府之幸啊。”李恪滿意的看著周海湧和鄭西明。
兩人面面相覷,還是周海湧作為主官,躬身道,
“這些紅薯乃是陳明府剿滅蘇祿賊子所得,也算是我大唐該有此福,得陳明府屈尊於我蘇州府治下,實在慚愧。”
陳宇一聽,周海湧這也是給他抬了個花花轎子,當下笑眯眯的出言道,
“哪裡哪裡,無非是周州牧與鄭別駕兩位上官教導的好,小子初次為地方官,少不得有上官指導。”
鄭西明一看陳宇也給了他面子,這份功勞顯然也算上了他的,喜笑顏開的也出聲道,
“還是陳明府年少有為敢作敢當,蘇祿人的狼子野心被陳明府堪破,方才有這紅薯之物入我大唐,臣請殿下為陳明府請功。”
李恪滿意的看著三人一團和睦的樣子,他擺擺手,
“諸公且寬心,孤王自當如實上報陛下,將來論功行賞,少不得在座的幾位。”
當即在吳江縣的縣衙裡,除了陳宇,李恪李德謇乃至周海湧和鄭西明,一人寫了一份奏章,差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城。
清點完了紅薯,周海湧和鄭西明就告辭了李恪,轉頭回了蘇州府,李恪則纏著陳宇教授他那阿拉伯數字的算術之法。
“嘖嘖,這數字當真神奇,子寰可有給這數字起名啊?”李恪讚歎的看著紙上的算式道。
陳宇眼睛朝著天,總不能告訴他這叫阿拉伯數字吧,這會兒大唐人連阿拉伯在哪兒都不知道呢。想了一會,陳宇只好恨恨的說道,
“臣給這數字起名為貞觀數字,不知殿下以為如何啊?”
李恪面色一喜,拍著陳宇的肩膀說道,
“子寰心繫大唐,阿耶若是聽到這名字,定能把你調回長安城,我等也好在長安城裡為子寰慶功,哈哈哈。”
陳宇撇撇嘴,心想回不回長安倒是無所謂,給點兒錢是真的,這吳江縣好吃好喝的做土皇帝我不香嗎?
陳宇的數學實在是很爛,做做四則運算還成,代數幾何啥的就別想了,花了三天時間把四則運算的法門教給了李恪,李恪原本就是孔穎達這些大儒親自教授的,對於算學一道本就熟練,加上了這阿拉伯,哦,不對,現在叫貞觀數字了,更是如魚得水,很快就掌握了竅門。
“子寰吶,你我一別,相信很快就會再見,孤王這就回京了。”李恪依依不捨的看著陳宇。
陳宇笑呵呵的和李恪應付了幾句,今天李恪和李德謇就要趕路回長安城了,二百玄甲軍也整裝待命,這陣子在陳宇的兵營裡這些玄甲軍也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對陳宇也是頗有感激之色。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臣在此別過了。”陳宇一躬身,目送著李恪一行人走遠,這才心滿意足的揹著手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