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豐收(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醒來,李恪便催著陳宇趕緊去看紅薯,陳宇睡眼惺忪的看著精神奕奕的李恪,不由得感慨這歷朝歷代的皇子都不容易吶,別看生在皇家,但是從小做皇帝的老爹就嚴加管教,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用功讀書,早已養成了習慣。
陳宇雖說做官也有一陣子了,可比起當皇子來說,做官可是輕鬆了不少,不說一年那麼多假期,就拿這吳江縣令來說,每天陳宇都是最後一個到縣衙的,反正山高皇帝遠,在這一畝三分地裡,他陳宇就是土皇帝,劉仁軌更是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處理的妥妥帖帖,壓根就不用陳宇操心。
“殿下寬坐片刻,臣這就洗漱更衣。”陳宇當即只好拱拱手,趕緊去洗臉刷牙換衣服啥的,過了好一陣才打著哈欠和李恪來到縣衙。
李德謇這陣子倒是愜意的很,雖說每天也是早起,但是和朝堂之上相比,這份差事簡直是遊山玩水,這些日子把吳江縣的大大小小的景點兜了個遍,每天和劉仁軌說說笑笑,他也發現劉仁軌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對於朝廷的法令有著獨特的見解。
“見過吳王殿下。”見李恪來了,李德謇和劉仁軌忙起身行禮。
“諸公免禮了,孤王今日來是和子寰看看這紅薯的長勢,若能長成,我也好帶回長安,向聖人有個交代。”李恪擺擺手。
“是是是,殿下這邊請。”劉仁軌忙走在前面帶路。
四人帶著一眾衙役來到自留田邊,看著長勢喜人的紅薯,陳宇也不知道到底成熟了沒有。但是這些日子劉仁軌每天盯著衙役,施肥澆水一樣不落,江南的氣候又溫暖溼潤,紅薯在這種環境下生長,週期也是比北方短了不少日子。
“子寰吶,這紅薯,長成了沒有啊?”李恪看著身邊的陳宇。
“呃,我也不知道啊,來人,挖開幾株!”陳宇撓撓頭,他也沒種過紅薯,哪兒知道熟透沒。
幾個衙役趕緊拿著鋤頭上前,刨弄了幾下,把土翻鬆一些就丟開鋤頭,下手去掏那地裡的紅薯了。
“成了成了!明府請看!”一個衙役興奮的舉起手裡的紅薯,陳宇定睛一看,的確是熟了。
“來啊,給我都挖起來,正則,去縣衙去秤來,咱們看看這畝產到底多少!”陳宇興奮的搓著手。
這下不光是陳宇和劉仁軌,李恪和李德謇也是興致勃勃的看著衙役們忙活,十多個衙役連刨帶挖的,一上午才把所有的紅薯都從地裡翻了上來,堆在田裡。
“這```這麼多?”李恪驚喜的看著大堆的紅薯,不用秤都知道這些紅薯起碼有兩三千斤以上了。
“呵呵,紅薯最好是春天種植,咱們這是大暑以後種的,產量少些。”陳宇摸了摸下巴。
“此話當真?若是春季的時候下種,收穫的更多?”李恪不敢相信的問道。眼前的產量就足以讓他震驚了。
“自然當真,殿下可把這些紅薯帶回京師,我再把種植的法子寫下來交於殿下,來年種植的時候自然就能見分曉了。”陳宇笑呵呵的說著。
不一會兒縣衙裡又來了幾個衙役,帶著幾桿大秤,連鄭光都氣喘吁吁的帶著紙筆跑來了。
衙役們一個接一個的拿著秤開始稱量紅薯,陳宇也要過了一枝筆和幾張紙,衙役們報著數量,陳宇在一邊記著數字,李恪則好奇的看著陳宇紙上的數字道,
“子寰這是何方文字啊?彎彎曲曲的像是蚯蚓一般。”
陳宇尷尬的想起來,這阿拉伯數字他忘了教給李二了,大唐現在沒人看得懂這個,只好訕訕的笑道,
“殿下見笑,此乃臣製作了算盤後,覺得目前的數字不夠簡潔,又想出了用這些文字替代我大唐數字的辦法,能大大提高算數的效率。”
陳宇說的輕鬆,李恪卻是被驚到了,算盤他是知道的,陳宇就是進獻了算盤才逃過了被李二砍頭的命運,算盤有多方便不用他說,孔穎達最有發言權。
如今見陳宇用這數字,看上去寫寫畫畫的比之前繁體的數字快了不知道多少,陳宇還在用著豎列的加法,像草稿紙一樣的演算著,李恪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了出來。
“子寰可否把這算術之道,傳授於我啊?”
李恪說的很誠懇,陳宇撓撓頭,
“吳王既然開口,自然是但憑殿下吩咐,咱們回去後我就把這方法教給殿下就是了。”陳宇想著教給李恪也行,讓他帶回京中說不定李二一高興還能給自己升官呢。
陳宇一邊說話手也是不停的在記錄衙役喊秤,鄭光也在一邊滿頭大汗的記錄著,手裡撥弄著算籌。
衙役剛報完最後一堆紅薯的重量,陳宇這邊就出結果了,三十石!足足一千八百公斤的量!
“子寰你說多少???三十```三十石??”不光是李恪了,李德謇也是囁嚅著嘴唇發出幾個顫抖的聲音。
劉仁軌也是不敢相信的看著陳宇紙上的數字,當然,他也看不懂,但是三十石的數字卻是聽的實實在在的。
“呵呵,咱們再看看鄭主簿的計算嘛,兩邊對一對,不就知道結果是不是了。來人,趕緊去蘇州府請周州牧和鄭別駕前來!”陳宇很有自信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