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一章 反正與我們無關(第1/3頁)
章節報錯
任何一件事的開始,都需留有餘地。
為免過剛易折,就算強硬如東冥皇,也需要個代言人。
他不知道代言人是誰,但他知道,這個人會出現。
隴安志遠。
當今國相隴安博之孫。
東冥皇認識他。
見他跳出來,並借祥霓郡主那日所提之事,幾乎原封不動的搬到三位後生身上,東冥皇再冷酷的臉,也不禁露出一絲微笑。
不愧是國相長孫,孺子可教啊!
“巡邊!”東冥皇還微微裝作頭一聽到將兩件事合在一起的建議。
“諸位怎麼看?”東冥皇詢問大臣們意見。
我們能怎麼看?
你直接確定就是了,裝什麼裝啊。
這些心底話沒一個敢說,不過還是有人站出來道:“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輕下決定啊陛下!”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微臣覺得,此事未嘗不可,西域邊疆雖在鎮西王的治理下固若金湯,然,偶有山匪作亂,致邊疆村落百姓苦不堪言,山匪藏於茫茫深山,居所不定,且善於埋伏,邊軍數次圍剿不成,反折損嚴重,但這就是真實原因嗎?臣斗膽認為,山匪或在邊軍中安插細作,每次邊軍入山,山匪都能當天掌握邊軍動向,才能逃避圍剿,此事,還望陛下派人細查!”
“臣附議!”
“西域山匪為禍我封疆多年,久除不盡,小王也覺得邊軍被山匪細作滲透,既內查不出,只有借陛下神威,徹查邊軍。”
東冥皇皺眉。
光阻止有什麼用?
那些一口一個“不可輕下決定”的,反而是最沒用的。
不聽就成了,執意去幹,這些人也只能急得跺腳,屁都放不出一個,別說講出一個道理來。
雖然這種人裡,不乏以死相逼的,有甚者更是擺出一副忠肝義膽的樣子,看你能拿我怎麼辦。
其實這種人更愚蠢,忠臣不是這樣當地,這樣搞,想在史書上留一筆都難。
忠言逆耳,你也得有言啊。
“不許”就是言了?
說不出忠言,那就學學勸諫。
什麼叫勸諫?
光阻止不是勸諫,說出拒絕的道理與利比關係,那才是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