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最擅長防守 (第1/2頁)
章節報錯
戰爭不會因為駱天明的糾結而停止,在他休息了三天後,就再次被楊延昭派出去了。
鑑於上一次他單獨領兵表現較好,這一次楊延昭給他增派了兵力,從三千增加到五千。
雖然只增加了兩千人,但領兵五千和領兵三千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駱天明的官階升了!
當然,楊延昭是無權給從五品下的官員升官的,只是讓駱天明暫領更高一級的職銜,承擔更重要的責任。真正升職,還得等朝廷下旨。
不過以楊延昭的職權,一般報上去都能批覆下來,朝廷不會連這點面子都不給。
而駱天明增加了職權後,承認的任務也更重了。
在他出發前,楊延昭就特意交代他,讓他在某時某地阻截遼軍,務必在時限之前,不讓一兵一卒過去。
駱天明接了這個任務,感覺有些牙疼。
這個任務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如果敵人根本不從他防守的地方走,那任務就簡單了,只需等時間一到,他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和郊遊差不多。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宋遼交戰的地方,是一片大平原,道路千萬條,遼軍可選的路線太多,還真就未必從駱天明防守的地方經過。
可萬一遼軍真的要從他這裡過,那就麻煩了。
遼軍只要來了,就必然是大批人馬,少說也得有兩三萬。
在平原地形上,以五千人馬阻擋兩三萬大軍的進攻,難度當真不小。
可命令就是命令,再難也得執行。
駱天明接令之後,點齊人馬,又特意帶上了不少鎬頭、鐵鍬,這才出發。
來到命令中的地方,駱天明發現這裡的地形還不錯,是個防守的好地方。
這裡是楊延昭選定的防守點,地形當然是主要考慮的因素。
左邊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右邊是有一條河,大路沿著河邊路過山腳,只要在山腳下截斷這條路,遼軍就不可能過去。
不過有一點比較麻煩,就是左邊的小山實在太矮了,即使無法讓大軍通行,可三五十人要翻過去也不難。
尤其是駐守的時候,如果遼軍先爬上山,然後居高臨下的俯衝,會給宋軍造成不小的麻煩。
駱天明觀察了一下地形後,立即下令開始動工。
首先是防禦陣地的前方,挖出三條三丈深、兩丈寬的深溝來,每道溝之間相隔只有五尺,溝底還要插滿尖木樁。
這是為了防禦遼軍的騎兵,即使有人騎術精湛,能縱馬跳過第一道溝,在只有五尺的地方也無法立足,只能掉進第二道溝裡。
即使有人神奇的連跳兩道溝,還有第三道溝在等著他,就不信他能飛。
在三道溝後面,駱天明又佈置了足足五層盾陣,盾牌都是一人高的巨盾,用木樁撐著釘在地上,就算被騎兵直接撞上,也是騎兵倒黴,躲在盾後的宋軍不會有任何問題。
盾牌沒有那麼多,就乾脆用原木製作,反正不用搬動,怎麼厚重怎麼來。
盾陣的位置也是交錯佈置,每五面大盾構成一個半封閉式的小堡壘,盾陣和盾陣之間,都相距七八尺遠。
這樣的陣地,步兵在其中繞來繞去並不影響排程,可速度快的騎兵若是進來了,根本來不及拐彎,不想撞在盾陣上,就只能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