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朝廷,才有東南西北四徵將軍的職位,駱天明雖然改成了前後左右,只是換湯不換藥,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劉備野心極大。

但駱天明這個編練方案報上去的時候,劉備和諸葛亮都沒意見,很痛快的就批准了,可見劉備的野心確實很大。

成軍之後,駱天明沒有在樊城多待,而是帶著十萬大軍北上新野了。

新野是荊州的北方防線,曹操若想進攻荊州,必然要經過這裡。駱天明搶先在這裡佈防,就是要護住身後的荊州,防止被打爛了家園。

到了新野之後,駱天明就依託周圍的地形,開始做防守預案。

雖然駱天明有六萬打五十萬的戰績,可那時候是西涼軍小看了他,將五十萬大軍分成兩部分,先後來打的。要是五十萬人一擁而上,駱天明還真不敢說能打贏。

再說了,曹操麾下計程車卒,也不是軍紀極差的西涼軍。

在這個位面,軍紀就代表著陣型整齊,就代表軍氣濃厚。

以曹操的能力,就算不如駱天明會練兵,也不會差太多。

尤其是他手下有青州兵和虎豹騎這兩支精銳,絕對不能小看,駱天明的十萬軍隊,還真就未必夠用,必須以防守為主。

時間就在駱天明等人忙碌的備戰中度過,曹操終於消化完了袁紹的地盤,實力大大增強,開始將目光看向南方。

曹操一直將劉備視作最大的敵人,在知道他奪取了荊州之後,就一直在想辦法搗亂。

可惜劉備手下有諸葛亮,有駱天明、關張趙,搗亂的手段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劉備依然穩穩的掌控住了荊州,並且發展的很好。

現在曹操能騰出手了,第一時間調兵向南。

要是再給劉備一段時間發展,駱天明手下恐怕就不只是十萬精銳了,二十萬、三十萬都有可能。

到那個時候,就難說是曹操吞併荊州,還是劉備一統中原了。

畢竟駱天明的名聲太響,曹操也不敢說一定能戰而勝之,必須趁荊州還比較弱小的時候,徹底幹掉他!

曹操吞併了青州、冀州、幽州、幷州四大州的地盤,再加上他本來就佔據的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可以說大漢已經被他佔了一半。

大漢一半的疆域,超過半數的人口,能供養多少軍隊?

原歷史上,曹操南下時,號稱八十萬大軍,但諸葛亮在舌戰群儒時,估算了一下,最多不到四十萬,其中還包括剛剛收降的荊州軍。

但是現在,駱天明看著遠處無邊無沿的曹軍,估計至少得有六十萬了!

看來曹操真是拼命了,抽調這麼多軍隊,每天要吃掉多少糧食?

北方多年戰亂,糧食儲備早就見底了,曹軍當年甚至還幹過用人肉做軍糧的事情,現在又調動六十萬大軍,他不過日子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