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下益州的地盤,最困難的不是蜀中的地勢險要,而是對付劉璋的藉口。

益州牧原本是劉焉,而劉焉是漢室宗親中難得的老奸巨猾之輩,早早的就給自己謀取了益州的地盤,關起門來做了土皇帝,任由小皇帝被人欺凌,也悶聲不吭。

可惜這個老銀幣死的太早,根本沒來得及實施以益州為根基,進而蠶食中原的意圖。

劉焉死後,由他的兒子劉璋繼位,和劉焉這個老銀幣相比,劉璋就顯得純良多了,野心和能力都不行,只是個純粹的紈絝公子而已。

但也正因為劉璋是個沒有野心的紈絝,所以要找藉口對付他還真挺困難。

如果還是劉焉主政益州,要找藉口打他要容易的多,因為有野心的人,總是難免要做一些僭越的動作,來分辨誰忠心於自己,誰忠於皇帝。

比如曹操,就曾經攔在小皇帝前面接受朝臣的拜見,看看有多少人跳出來反對自己。

正因為這次試探,發現反對他的人太多,才沒敢把小皇帝廢了,不然真以為他不想自己當皇帝?

劉焉也是如此,在活著的時候,做過幾件僭越的事,以此為藉口討伐他,一點毛病沒有。

然而劉璋在繼位之後,就真的一點僭越之事都沒有了,成了沒有縫的雞蛋。

當然了,劉璋作為紈絝公子,是做過很多欺男霸女、殺人害命的事情,可從“大義”的高度來看,根本不夠作為討伐的藉口。

若是別人討伐也就罷了,給劉璋扣上一個昏庸無道的罪名,就可以起兵了。

但劉備不同,同為漢室宗親,大家是自己人,昏庸無道的罪名就不夠用了,會讓人覺得你就是在圖謀人家的家產。

為此,劉備和諸葛亮、龐統、馬良等人,都琢磨了好久了。

最後,還是龐統提出了一個比較陰損的招數,讓人誘惑劉璋犯錯。

在原劇情中,劉璋因為太昏庸,導致手下有一批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換掉他,其中就包括張松和法正。

張松甚至還帶著西川的地圖去拜見曹操,可惜曹操不識貨,把張松趕了出去,張松無奈才投靠了劉備。

現在劉備的地盤將益州包圍住了,勢頭非常好,張松自然沒有去拜見曹操的理由,直接就去向劉備獻圖了。

有了張松這個內鬼,引誘劉璋犯錯,就很容易了。

劉璋只是中人之姿,也就是說,只是個普通人而已,在被張松、法正這等高智商的人欺騙時,簡直是一騙一個準。

過了沒多久,蜀中就傳出訊息,劉璋做出不少僭越之舉,明晃晃的表現出有造反的野心。

劉備聞訊“大怒”,立即去信責問劉璋,意欲何為?

劉璋被張松、法正鼓動起野心,自以為有山川之險,別人都奈何不得他,回信自然也很狂妄,讓劉備少管閒事。

劉備就等著他這封信呢,立即發出討逆檄文,發兵攻打益州。

和歷史上不同,這次攻打益州,劉備沒讓關羽留守荊州,而是讓諸葛亮單獨留守,然給給他配了幾個如霍峻、馬良、糜芳等武藝一般的將領。

之所以這麼安排,是因為駱天明率領的超級猛將組成的鴛鴦陣,是攻堅的不二利器!

雖然有張松獻上的地圖,但在必經之路上的險關,依然要強行攻克。

因此,關羽必須參與攻打益州,其他武藝高強的猛將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