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連下兩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備在思考的時候,也不是一個人關在屋裡獨自思考,而是分別與手下單獨談話。
儘管這些手下都是他的心腹,不會對他隱瞞什麼,可是在開會的時候,當著眾人的面,有些話還是不好說的。
不過單獨談的時候,就沒那麼多顧忌了,可以暢所欲言。
當劉備找到駱天明時,駱天明的建言是:“孔明、士元、季常他們,身為謀主,要儘量為主君謀劃的更周全,這是他們的職責,自然沒什麼錯。
但你是主君,就不能像謀士一樣思考。
身為主君,你要明白你的目標是什麼,是偏安一隅,還是爭霸天下?
如果只想偏安一隅,當然要穩妥再穩妥,可如果你想爭霸天下,就要有放眼天下的眼光和氣魄!”
也不知道是不是駱天明的話起了作用,最終劉備決定,先打洛陽,再平涼州。
如此一來,就將益州團團包圍,再將其拿下,劉璋連逃跑都沒地方跑。
等將益州也拿下後,劉備的地盤面積,就不在曹操之下了。
即使在人力、財力等方面依然有差距,但也差距不大了,再加上有駱天明、諸葛亮等人輔佐,擊敗曹操應該不是問題。
既然劉備下了決心,荊州的戰爭機器立即發動起來。
依然以駱天明為主帥,調動了十萬大軍,兵鋒直指洛陽!
不過這回不能所有的大將都跟著去了,留下了關羽守南陽,黃忠守襄陽,關平守江夏,文聘守長沙,剩下的才跟著駱天明出征。
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生息,荊州不但將上次大戰折損的兵力補充完整,還多訓練了六七萬人。
這就是三級兵役制的好處了,能夠層層選拔,將最優秀的兵員從民間挑選出來,並且減少了訓練時間。
多出的六七萬人,用來守衛自家的地盤足夠用了,萬一頂不住,還可以將駱天明叫回來。
而駱天明率領的十萬大軍,連曹操的六十萬大軍都能硬抗,對付洛陽、長安等地的守軍,自然是足夠的。
只是洛陽、長安都是這個時代的超級大城,城牆比其他城市都更高更厚,想要攻下來,會更加困難。
尤其是關羽等人沒有隨軍,想要再次用超級猛將佈陣,是不可能了。
就在駱天明琢磨怎麼破城時,沒想到他才剛到洛陽城下,城裡居然就有人來聯絡他,想要獻城投降。
原來,當年駱天明從洛陽離開時,雖然有一千多人跟著他走了,可還有大部分人沒跟他走,因為他們覺得跟著朝廷更有前途。
可他們沒想到,駱天明走後,朝廷就落入了世家之手,不但將駱天明給將士們的福利全都收走了,甚至連朝廷都維持不下去了,最後被曹操接收。
曹操接收了朝廷之後,就將皇帝了一眾大臣都帶到了許都,洛陽守軍雖然被收編了,可待遇什麼的,依然遠不如駱天明在時。
這讓他們都很後悔,為什麼不跟著駱天明離開?
直到駱天明帶著大軍回來了,這些人自然大喜過望,立即決定投靠駱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