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分掌文武(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飛好奇的問道:“益侯,那龐士元不是和諸葛孔明齊名嗎?你為何只推薦孔明,不推薦龐士元?”
駱天明微微嘆息道:“士元的才具不比孔明差,同樣會看好主公。但問題是,他出身龐氏,他叔叔龐德公就在旁邊盯著他,豈容他自己挑選主公?”
張飛追問道:“那孔明不也是世家出身嗎?為何能自己做主?”
駱天明道:“琅琊諸葛家確實是世家,但他們家為了躲避戰亂,不得已從徐州逃到荊州,家中老小沒剩幾個,只剩孔明三兄弟。孔明的大哥諸葛瑾投效了江東,孔明排行第二,沒有別的長輩了,他自然能自己做主。”
張飛恍然道:“哦,原來是落魄了,那還算什麼世家?”
駱天明笑道:“你可別小看世家,世家最大的本事,就是知識的傳承。只要傳承還在,後代子孫就有做官的希望,就能重振家聲。”
劉備說道:“好了,翼德,不要蠻纏,現在商量正事呢。霸侯,我現在只需去請孔明就可以了嗎?其他人要不要請?請他們的時候,要不要透漏是你推薦的?”
駱天明道:“主公只需邀請孔明一人即可,至於要不要透漏我,主公自己拿主意吧。”
劉備點點頭表示明白了,駱天明不介意讓諸葛亮知道自己投靠了劉備,就說明很信任諸葛亮的人品,即使劉備招攬不成,也不會被洩露出去。
既然駱天明對諸葛亮這麼有信心,劉備也就放心了,帶著關羽、張飛,雄赳赳氣昂昂的去找諸葛亮了。
劉備前後請了三次駱天明,請諸葛亮的次數也不能少了。
只是諸葛亮的段數比駱天明稍微差了點,劉備來請駱天明的時候,駱天明每次都熱情招待,只是劉備有點自慚形穢,遲遲不敢表明來意,才多跑了兩趟。
而諸葛亮則是找藉口兩次都沒見,等劉備非常有耐心的來了第三次,才終於肯見面。
正如駱天明說的那樣,諸葛亮其實早就看好劉備了,只是他自矜才學,非得讓劉備主動來請,才肯出山相助。
劉備在招攬諸葛亮的時候,並沒有主動說出駱天明,而是想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那麼大魅力,吸引道諸葛亮這條臥龍。
等諸葛亮決定投效後,劉備這才把他和駱天明聚在一起,商討接下來的行事方略。
這個時候,諸葛亮才知道駱天明也投效劉備了,頓時苦笑不已。
駱天明知道他在想什麼,上來就說道:“孔明不必擔心,我只負責軍事方面,政事還要你多費心。”
諸葛亮驚訝的道:“益侯何出此言?你在政務上的才華,甚至還高於用兵,為何將重擔都推給我?”
駱天明道:“我雖然對政事有些見解,但秉性還是軍人那一套,如果讓我主持政事,一定會用強硬的手段壓制一切不滿。如果天下一統了,用我的辦法能最快的達成目標,可現在天下紛亂,我能壓制我們的地盤上的人,別人的地盤上可管不到,到時候會給我們增加很多敵人,這就不是好事了。”
諸葛亮明白了,駱天明在洛陽施行的政策,對世家很不友好,如果劉備支援駱天明,其他諸侯地盤上的世家,會不遺餘力的反對劉備,到時候劉備再想一統天下,難度就太大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