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天明和諸葛亮湊在一起,劉備基本上就等著躺贏就行了。

開會的人有五個,除了劉關張,就是駱天明和諸葛亮。

結果,劉關張根本沒機會發言,就聽他們兩人說了,很快就定下了未來幾年的發展策略。

不是劉關張不想發言,而是他們光是理解另外兩人的思路就大腦超頻了,哪還有提出建議的能力?

按照駱天明的想法,他現在不適合公開出現在劉備麾下,至少要等劉備有了足夠的地盤,他才能出現,否則容易給劉備招惹強敵。

至於拿下哪裡的地盤,駱天明建議,最好就是鳩佔鵲巢,將荊州拿下。

只有拿下了整個荊州,劉備才有實力和曹操對抗。

拿下荊州這件事,對於駱天明和諸葛亮來說,沒什麼難度,唯一的麻煩是,劉備是被劉表收留的,如果劉備翻臉趕走了劉表,會在道義上站不住腳。

劉備混了這麼久,全憑一個好名聲才走到現在,萬萬不能把名聲搞臭了。

於是駱天明建議,讓劉備狠狠地得罪蔡家,讓蔡瑁對劉備出手,到時候劉備處境越慘,就越有理由反抗,再佔據荊州就理由充分了。

對於蔡瑁,劉備當然是不介意得罪的。

當初劉備剛到荊州時,蔡瑁就想殺了他,還弄出個“躍馬檀溪”的典故。

雙方本來就是敵人了,利用一下他,自然不用有什麼心理負擔。

駱天明只是提出思路,諸葛亮就能完美的補充所有細節,讓事情看起來非常順理成章。

另外,劉備要在最後施以反擊,就不能沒有自己的力量,駱天明偏偏又不能出面。

駱天明的辦法是,他寫了一份訓練綱要,交給關羽和張飛,由他們訓練士卒。

此外,駱天明還可以將自己手下的軍官派出幾個,給關羽、張飛打下手。

駱天明在洛陽訓練的軍隊,隨著駱天明名聲遠播,也同樣聲名赫赫。

可是駱天明一離開,這支軍隊立即拉胯了,更加讓駱天明善於練兵用兵之名響徹天下。

有很多人研究過駱天明的練兵方式,畢竟洛陽有十萬大軍,不可能完全保密。

但看過駱天明練兵之法的人,無不搖頭嘆息。

這種練兵方式是別人效仿不了的,因為太耗費錢糧了。

別的不說,就說士卒的伙食,每天都有一頓魚肉,這誰能供應的起?

就算不惜代價的供應這樣一支軍隊,也頂多練個三五千人,再多就實在沒那個能力了。

這也讓諸侯都讚歎駱天明的治民能力,以區區殘廢的洛陽,不但恢復了民生,還供養了十萬精銳大軍,這簡直是神蹟!

現在駱天明將練兵之法交給關羽和張飛,他們兩人看了之後也是苦笑。

連曹操那樣的諸侯都供應不起的軍隊,劉備所在的新野城池更小,百姓更少,就更不行了。

駱天明當然知道其中的關鍵之處,又給了諸葛亮兩張秘方,讓他負責賺錢。

這兩張秘方,一是種地的肥料秘方,一是養殖的飼料秘方。

在洛陽的時候,駱天明是親自把持著肥料和飼料,賣出去的都是成品。

百姓使用了肥料和飼料,糧食得到了增產,牲畜長的又快又肥,這才供應了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