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 穆桂英掛帥(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算他們依然是文人陣營的人也沒關係,只要他們開始接觸武事,以後就離不開了,想要重新轉回文職,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會形成一個文官和武將之間的中間階層。
有了這個階層在,武將的日子就會好過許多,至少不會隨便找個藉口就能砍了腦袋。
因此,駱天明對這二十來個文人相當關注,專門派經驗豐富的老將帶著他們,瞭解軍隊的一切。
等他們瞭解的差不多了,就調回駱天明身邊,讓他們充當參謀。
讀書人的腦子都聰明,即使沒系統的學過軍事指揮,但他們都讀過兵書,又在基層鍛鍊了一段時間,也算是有基礎了。
剩下的,完全可以一邊做一邊學,就算做出什麼荒唐的計劃也不要緊,有駱天明和穆桂英把關,問題不大。
參謀制度是這個時代沒有的,而有了這幫參謀之後,穆桂英感覺一開始挺累的,但把他們教出來之後,一下子就輕鬆不少,很多瑣碎的事自己都不用管了,參謀就幹了。
可儘管一切都向好的方面發展,可宋軍依然處於劣勢,被西夏軍打的縮手縮腳。
不僅西夏這邊處於劣勢,遼國也愈發咄咄逼人,讓宋國的處境更加艱難。
當初駱天明建議,自己去打西夏,留下楊延昭,防備遼國的威逼。
可那些文臣不聽,非得逼著重病在身的楊延昭去打西夏,留下駱天明防備遼國。
結果,楊延昭重病之軀難以承擔指揮大軍的重任,死在了戰場上,只能讓駱天明頂上。
可駱天明頂上了西夏這邊,遼國那邊又沒人抵擋了,只能苦苦堅守。
也不知道富弼怎麼想的,在沒有徵詢駱天明和穆桂英意見的情況下,偷偷給朝廷上書,建議讓穆桂英掛帥,去抵擋遼國。
這個建議不出意料的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從古至今,除了一位婦好之外,就沒聽說過有女人當過一軍主帥,富弼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但宋國此時的處境也確實太過艱難,富弼可以硬氣的拒絕遼國增加歲幣的要求,可拒絕了之後呢?還不是要靠硬實力,打的遼國不敢再提這樣的要求。
問題是,大宋此時沒有那樣的硬實力,以前還能靠楊延昭這樣比敵人更高明的主帥,以弱勝強,維持宋遼邊境。
現在楊延昭掛了,駱天明在西夏這邊分不開身,除了穆桂英之外,還能指望誰?
朝堂上爭吵了三天之後,宋仁宗不耐煩了,一錘定音,讓穆桂英掛帥!
當初是你們害死了楊延昭,現在又寧肯大宋滅亡也不讓穆桂英掛帥,你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投降遼國了?
宋仁宗當然不會把這話說出口,但那懷疑的眼神,已經讓文臣受不了了,只能破天荒的答應了這個荒唐的建議。
於是當聖旨發到西北前線時,穆桂英自己也懵了,讓自己單獨領兵?大宋朝堂都瘋了嗎?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