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令大宋詩壇再進五百年!(第1/3頁)
章節報錯
宣政樓外,喬詩晗瞧著畫面裡的鄭州,只覺得那日被他觸碰過的地方,又灼燒了起來。
“這詞做的真不錯。”喬詩晗用右手輕撫左肩,眉眼中充滿遐思。
詩詞歌賦最能蕩人心絃。
原本的喬詩晗只把鄭州當做是天賦極佳,極適合修煉自己功法的普通人。
但因這首詞,鄭州在喬詩晗心裡的地位,陡然變了。
“完了,有這詞兜底,他絕對可以登上傳儒塔第七層。”喬詩晗從鄭州塑造的意境裡頭走出來,咬牙切齒地說。
“無妨,反正王文公也打不過我,大宋朝要是不給,我就硬搶過來,總歸是不會有問題的。”喬詩晗很快就從鬱結中走出笑著說。
宣政樓裡熱火朝天,議論聲四起。
有人說鄭州此詩為誦志。
也有人說鄭州此詩為感懷。
不管什麼樣的稱讚,都不能影響該詞絕佳的事實。
楚絕期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他剛說完鄭州無才。
他就做出震撼人心的詞,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第二道考題出來了。”王文公是最關注鄭州試煉的人。
此事關乎大局。
至於吹捧的事,就交給其他人來吧。
傳儒塔裡,鄭州看著第二道考題,人都傻了。
“以月感懷。”
送分題?
面對第一題時,他選滿江紅,是因為岳飛之心境與現在的大宋朝有諸多相似之處。
再者說《滿江紅》本來就是岳飛誦志才寫出的詞。
用詞雖不考究,甚至有點粗糲。
但其意境卻能讓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就在鄭州以為第二道考題會更難的時候,沒想到是出乎意料的簡單。
前世他所在的世界,詩仙李白最愛以月成詩。
這試煉在旁人看來難度不低。
可在鄭州眼中,卻簡單到隨便來個小學生,都能輕鬆應對。
不過用那一首,倒是讓他思考了一會。
最終鄭州做出決定。
在另一張乾淨的白紙上寫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