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丹青之術(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要是讓那些人知道的話,先是恨得牙齒格格作響的癢癢,然後仰天長嘯著蒼天不公。
“來,老友,我現在就可以,隨時都在準備著。”
但這一次,主動權卻掌握在吳丹青手中的,先是一場長篇大論,聽得讓人昏昏欲睡。
何為丹青?
丹指丹砂,青指青雘,這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繪畫常用硃紅色和青色兩種顏色,故而丹青成為繪畫藝術的代稱!
畫家也稱為丹青手,把優秀畫家稱為丹青妙手,畫工城為丹青師傅,不過畫師則是被稱之為丹青聖手。
“聖手?”
丁二少一下子聯想到了婦科聖手,這特孃的還不如丹青妙手好聽呢!
“畫道之中墨分五色,分別是焦、重、濃、淡、清,在我看來人也是如此;
而我們這些修煉之人,恰恰就在這居中的濃色之上,更近一步可成為大修士,乃至於登臨仙道,一生都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退後一步則只會歸入清淡的凡人之流。”
“水墨之畫?”
“是極,水與墨,黑與白,重意不重實且大量留白,看似作畫實則是寫畫。”
吳丹青繼續解釋道,丁二少好像是搞明白了什麼,大道法門注重的意象、意境,而不是那種表象上的文字。
語言、文字在特殊情況下,其表述、表達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一切盡在不言中!
故而觀想圖都是大能修煉者在“寫”下自己的感悟與理解,而這一種“寫”,恰恰是一種常人所看到的作畫。
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
“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比如吳丹青所言的焦、重、濃、淡、清的基本五色,就和千顏萬色之中的三原色——紅、黃、藍一樣。
看著擺在桌子上的數副水墨畫,丁二少感覺到一股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意蘊,僅僅只是將水、墨和宣紙此三物的屬性特徵很好地體現出來。
就比如這三副水墨畫,一副水墨相調,出現乾溼濃淡的層次;還有一副是水墨和宣紙相融,產生溵溼滲透的特殊效果;而第三幅水墨畫由於水墨和宣紙的交融滲透,善於表現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徵,也就是所謂的意象。
這種意象效果能使人產生豐富的遐想,符合“繪畫注重意境”的審美理想!
短短時間之內,就能看出其中的門門道道,吳丹青興奮地拍手稱快,又接著拓展那丹青之術的繪畫六法:
其一為氣韻生動是也,指其意為傳神,此外亦有指表達畫家人品或使用畫筆及墨水的技術要精的說法。
其二為骨法用筆是也,即用畫筆的技巧在表現鉤線點戳時要有“骨力“,這和當時書法和繪畫密不可分的關係有關。
其三為應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體的結構再描畫出物體的形態。
其四為隨類賦彩是也,即因應物體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適當的色調及表現出層次感。
其五為經營位置是也,即對作品構圖、深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