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分割牛肉(第1/2頁)
章節報錯
篝火生起,韓元準備分割牛肉。
他手中只有一把石斧,前兩天用燧石製造的刀片並沒有帶過來。
石斧用來砍樹還行,用來切牛皮幾乎不可能,鋒利度根本就不夠。
好在這個地方不缺少石頭,他可以重新制造一兩把石刀。
石刀選材依舊還是燧石。
這種石頭硬度好,脆性高,容易敲制,敲製出來的刀口鋒利。
最關鍵的是燧石分佈廣泛,全世界各地都有,是原始人類製造石器的主要選擇材料。
其實單論鋒利度的話,黑曜石製成的石刀更加鋒利。
但黑曜石是從火山熔岩流出來的岩漿突然冷卻後形成的天然琉璃,相對燧石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
另外,貝殼、各種玉石等都是用來製造石刀的良好材料。
就地取材,韓元從地上找了幾塊大點的燧石,然後砸開,從中挑選合適的碎片。
找到合適的石片後,用其他的石塊小心的敲敲打打,修一下形狀。
最終制成的石刀約莫三指寬,巴掌長,最厚處也不過一指。
刃口有著敲打的痕跡,並不平整,但很是鋒利,絲毫不亞於用鋼鐵製成菜刀。
找了一根木棍,用石斧逢中劈開一部分,然後將敲制好的燧石石刀一頭塞進木縫中。
用樹皮製成的麻繩牢牢固定綁好,一把鋒利的燧石石刀就製造好了。
制好石刀後,韓元試了試效果。
石刀沿著美洲野牛脖子上的傷口開始,用力壓下去,牛皮順利的被破開了。
雖然算不上輕而易舉,但的確可以用,鋒利度並不比家用的菜刀差到哪裡去。
控制著石刀,沿著脖子向下劃,切到腹部。
他要從腹部切開一條線口,然後再來沿著線口將牛皮和牛肉分離。
這樣是最節省力氣和精力的辦法,也是最快的辦法。
牛皮實在是太堅韌了,只有腹部部分最柔軟最薄,也最容易劃開。
切到腹部時,韓元小心翼翼的控制著石刀,時刻留意著刀鋒進入的深度。
因為腹部的臟器太多,而且很柔軟,一不小心就會切壞掉。
雖然有很大一部分的臟器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但他也不想一個不小心切傷了牛胃或者牛腸,導致裡面的東西流出來,汙染了牛肉。
隨著時間過去的,一條從喉嚨到腹部,再到尾巴的線口切了出來。
因為牛皮堅韌無比,又要控制者刀鋒,韓元已經累的手都在抖了。
好在後面的工作要簡單不少。
摸了把頭上的汗,繼續分割牛皮。
工作要趁早,天黑之後就不好乾了。
沿著腹部的線口,一點點的分開牛皮和牛肉,腹部處保留了一層脂肪護住內臟不讓其流出來。
雖然以他的技術註定不可能完整的剝下整塊牛皮,但韓元還是想要儘量儲存大塊牛皮。
這東西實在太有用了。
用來做衣服可能有些厚重不適合,但可以用來當床墊,製造牛皮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