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工廠中,韓元看了會直播間裡面的彈幕,對於一些人吐露的訊息有些訝異。

腦電波訊號讀取器的製造,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全程保密的。

當然,這個保密不是說的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事實上,知道這東西的人並不少,元初實驗室的部分高管、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的部分管理人員、以及華國的部分高層是都知道的。

只是他沒想到這則訊息居然在剛有點進展的時候就被透露出來了。

這不應該。

雖然目前的確有了一些不小的進展,但後續還有不少問題沒有解決的,不應該這麼快就透露訊息啊。

韓元感覺有些奇怪,不過倒也沒有多想,這種還不確定的沒有公開宣佈的訊息說不定是某個知情人意外吐露的也有可能。

當然,或許是上面在為vr頭盔的出現鋪墊也說不定。

........

回過神來,韓元將注意力放到了眼前正在組裝的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上面。

嚴格意義上來說,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其實是一套元件,它們是安裝在一起的。

兩者組裝起來後,很像一個圓錐,圓錐底部是三級反射鏡,而圓錐內側的牆壁上則是精細轉向鏡。

精細轉向鏡後面再連線著科學模組,它將收到的紅外光傳遞給紅外相機、近紅外光譜儀、近紅外成像儀、無縫隙光譜儀、中紅外儀這些裝置,透過這些裝置對空間望遠鏡收集到的光線進行分析成像,就可以繪製出來數百億光年之外的星圖了。

這一次,韓元設計的紅外光空間望遠鏡,其光學模組採用一種名為“四反射映象消散系統”的鏡面結構。

這個名字的含義指的是光線的反射次數,也就是被主鏡捕捉的紅外線要經過次鏡和三級鏡反射,再由精細轉向鏡傳遞至科學儀器模組。

這種由主鏡接收到的紅外光,最少要經過四次或四次以上的反射,所以被稱為‘四反射映象消散系統’。

韓元不太清楚現實中這型別的空間望遠鏡是怎麼叫的,不過在他這裡,因為懶得取名,他就乾脆隨便命名了。

至於為什麼要帶上‘消散’兩個字,那是因為精細反向鏡最後接收到的光芒都會透過特殊的處理,讓其在鏡面上消散,以避免它干擾到其他的鏡面,所以就加了‘消散’兩詞。

.......

等待了兩個多小時,被架在半空中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終於完成了組裝。

成型的元件最終像一個倒立懸浮在半空中的錐桶。

只不過這個錐桶有點大,長度達到了驚人的五米,最粗的地方足足有三米寬,最窄的錐口也有一米多。

這個巨大的錐桶表面漆黑,被塗上一層可以抗紅外輻射干擾的材料,以防止紅外輻射對內部的三級反射鏡和精細轉向鏡造成干擾。

這僅僅是一個初步完成,還沒有附加安裝其他零配件的半成品。

如果安裝上其他的零配件的話,其體積能再碰撞一大圈。

特別是如果最後要採用‘時域物質波透鏡系統’製冷的話,其體積最小也能再翻一番。

不過這和一旁已經組裝了一半的主鏡一比,瞬間就顯得它很是小了。

十八面主鏡一起構成的超大型鏡面已經有半數的鈹銥合金主鏡完成了拋光打磨工作,目前正在組裝。

而僅僅是半數的鈹銥合金鏡面組裝起來的主鏡,其直徑就長達近十二米。

長度達到五米,最寬處的直徑有三米的三級反射鏡組鏡還不到這個組裝一半的主鏡的一半大小。

要知道,這些主鏡,平均每一塊鈹銥合金鏡面的直徑都有三米,如果將哈勃望遠鏡直徑四米的主鏡放到它面前,也僅僅大一圈而已。

很難想象,十八塊這樣的龐然大物,最終組裝成功後,這個龐大大物具體有多大。

而這樣的一個超級鏡面又該如何運送上天。

【好大的鏡子,我家裡要是有這樣一扇鏡子就爽了。】

【樓上的,別做夢了,這樣的鏡子你用不起,一面恐怕就要幾個億米金,這裡一共有九面!】

【臥槽,韋伯的鏡面都沒這麼貴。】

【大哥,這個鏡面的工藝,是五奈米級別的,韋伯的鏡面只有十二奈米,兩者差了一倍多,比韋伯貴不是很正常嗎?】

【不止,你得考慮越是超精度的加工就越難這一點,如果說韋伯的鏡面是一個億米金一塊,那麼這個絕壁能買到五個億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