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再次測試腦電波生物感應器(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一層空間主要是為核聚變反應堆服務的,冷卻系統、慢化系統、遮蔽系統和輻射監測系統都會佈置在這一層。”
“當然,現在這裡還沒有完成施工,所以顯得比較空曠。”
說著,韓元又帶著觀眾來到了負二層。
相比較負一層,負二層就基本完善了,負二層整體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液態浮力系統+大型防震結構組成的避震系統。
目的是防止地震、火山爆發等因素對反應堆造成影響。
這處基地建立在一條地脈火山的基礎上,不遠處二十多公里的地方還有一座火山來著。
所以會有火山噴發,地震等風險。
韓元可沒忘記這裡以前發生過一場地震,雖然級別的不是很大,但也足以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造成影響了。
至於第二部分則是一層防護層。
防護層沒法下去看,因為它本身是一層超厚的高強度防應力混凝土結。
這一層混凝土結構的厚度達到了足足驚人的三米,堪比一層樓,裡面還有著數層超強度鋼結構。
或者說,不止底下,其實整座反應堆廠房都在這樣的一層混凝土結構的包裹下。
只是地面的沒有地底的這麼厚。
畢竟地底的混凝土結構還要支撐整座廠房的重量,防止出現塌陷、掉落等問題。
這樣的一層混凝土結構,是整座反應堆廠房的第一道安全保障。
按照目前人類對於地震的級別劃分,它能抗住十級地震而不會出現牆體倒塌。
即便是核聚變反應堆出現了最危險的爆炸問題,也不會將其擊穿。
倒不是說核聚變彈的威力無法對其造成破壞,混凝土結構強度再高,也很難抗衡大當量核武器的破壞。
而是核聚變反應堆和核彈不是一個級別的。
短時間內在核聚變反應堆內反應的原材料數量是遠低於製造氫彈的。
所以即便是反應堆爆炸了,其威力也無法擊穿混凝土結構,從而對外面的其他建築造成破壞,造成核洩漏事件。
........
檢查了一下可控核聚變園區的施工情況,韓元騎著小電驢回到了工作間。
眨眼間,時間又過去了十來天。
而可控核聚變重點技術的講解也維持了十天左右的時間。
在將涉及到重點部分的知識資訊講完後,韓元收起了前任宿主留給他的資料儲存器,找了個時間下播返回了現實。
從開播到現在,差不多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月了,是時候去接收‘人體主動神經資訊庫’了。
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許諾完成人體主動神經資訊庫的時間是四十五天。
不過韓元為了穩妥一點,所以選擇了接近兩個月才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