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我推幾本書,你去看吧,別問了,再問下去我怕我也不知道了。】

【為啥啊,為啥就是冷聚變不可能?】

【《力學》《電磁學》《熱學》《原子物理》......】

......

直播間內,觀眾對韓元的狀態感興趣,但更感興趣的是他之前驚詫喃喃自語時透露出來的資訊。

冷聚變,這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被徹底證偽科技。

這引起了眾多物理學家的好奇,紛紛蹲進了直播間,期待著後續的發展。

.......

實驗室中,韓元盯著釋能能譜圖,陷入了迷茫。

“不,不對,物理並沒有塌陷,是我的思路出問題了。”

迷茫了半響,在小零將最新的釋能實驗資料傳遞過來後,最先的傳遞的高能電子釋能資料突然讓韓元驚醒了過來。

他好像抓到了什麼思路,目光迥然有神的盯著顯示屏自語著。

“原子核的聚變並非一定要是在超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目前的熱核聚變之所以要使用超高溫高壓,目的是為了剝奪原子核外層的電子,讓原子核能和原子核互相接觸。”

“因為強相互作用力只有在極短的距離下才能發生,短程力干擾了這一作用,但在量子力學中,粒子間相互作用不是超距作用,而是透過某種玻色子作為介質來展開的。”

“就像電磁作用交換的是光子,強相互作用交換的是膠子或者介子,弱相互作用交換與Z玻色子。”

“而為氘氚原子核提供核力的東西是作用在兩個核子之間的介子,介子的質量在172.3MeV......也就是說,只有十的負十三次方米的這個數量級上,作用在兩質子之間的核力,才能抵消短程力,讓兩顆原子核發生聚變,進而發生聚變反應.....”

.......

韓元自語的聲音並不算很低,被拍攝裝置完美的錄了下來傳遞到直播間裡面,但聽著這些自語,直播間裡面的觀眾人都已經傻了。

【我屮艸芔茻,主播在說什麼?】

【每一個字我都能聽懂,但連起來就感覺有蜜蜂在我腦袋裡面飛一樣。】

【好像是在解釋為什麼會出現核聚變這種東西?】

【這玩意還需要解釋嗎?不就是兩顆原子核撞一起融合了?】

【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你這個回答放高中物理都不及格,小學還差不多,高中物理好歹還會回答一個短程力。】

【你那隻不過是用最簡單的話來描述核聚變,主播卻是從底層剖析的,他甚至腦算出了原子核聚變時交換的介子的質量,以及兩顆原子核要多近才能發生聚變。】

【學物理我的我表示真吉爾恐怖,這人大腦是量子運算核心吧?】

【我比較關心冷聚變到底能不能存在,反正這些物理理論我也聽不懂,還不如說說這個。】

【不懂,看後續唄。】

......

直播間裡面的普通觀眾一頭霧水,但收到冷聚變這個訊息而趕來的物理學家卻興奮的都快顫抖起來了。

相比較普通觀眾,他們很清楚韓元說的是什麼。

他口中那些喃喃自語的話,是在解釋質量間隙的存在,以及原子核核力的機制。

前者是粒子物理中關於統一場論的最難命題之一,也是國際數學界公認的七大千禧年難題,難度之大更不用多說。

後者則是人類物理發展到今天一直都沒有弄明白的東西。

原子核核力的機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如今的科學家沒有一個人知道。

核力這種東西,說簡單一點其實就是是強相互作用力。

這玩意來源於原子核。

其作用是將原子核的中子和質子束縛在一起,讓它們不至於散架。

畢竟質子是帶正電的,兩顆質子之間會互相排斥,這就相當於兩個磁極相同的磁鐵放在一起一樣,會被自動排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