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空間內,韓元看著一群老烏龜的發言神色無動於衷。

七年的時間下來,他早已經習慣了。

“飛船的修建已經完成了,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的除錯,大概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

“等完成除錯後,這艘宇宙飛船將進行出廠檢測和飛行檢測等工序,時間一個月半,完成檢測後,將啟航前往月球。”

“那是第一個目標。”

“至於現在,我帶你們進去看看飛船的內部空間和結構。”

船塢內,韓元一邊說一邊朝著龐大的宇宙飛船走過去。

不止直播間裡面的觀眾對於飛船的內部結構感興趣,他也很好奇。

雖然小七每天都會將飛船的修建進度以及外貌,內部圖片等資料傳遞給他,但看圖片和真人實際考察觀看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宇宙飛船的入口設定在核心艙的底部,說是底部,但距離地面足足有十米高。

所以在野外的時候,它的進入方式是和進入太空梭一樣的,需要透過延伸出來的樓梯來上去。

不過對比起他第一次建造的那種勒落三角飛行器需要手工搬運梯子搭建梯子來上下不同,宇宙飛船上的樓梯還是實現了自動化展開的。

來到宇宙飛船的正下方,在韓元的指令操控下,宇宙飛船的智慧核心緩緩的開啟了樓梯。

從直播間裡面的視角來看,核心艙外面的一面狹長的牆壁突然就裂開了。

在飛船的智慧核心的操控下,這面長達三四十米的樓梯恍如正在緩緩到倒塌的高樓一般傾斜而下。

正常來說,普通的飛機、太空梭是不會將入口設計成這樣的,因為它們的使用環境基本都是在完整的機場內,機場內部可以提供出入通道或者分離式的樓梯。

使用這種設計的,只有載人登月的探測車,因為月球上才是真正的荒蕪人煙。

半分鐘的時間過去,狹長的樓梯終於安放了下來,韓元順著樓梯一步步的走上飛船。

十米高度的入口,進去後,展現在所有人眼前的是一個廣闊的空間。

“這裡一部分物資的存放地,一些飛船相對易損的零件、備份的燃料、武器之類的東西就存放在這裡的。”

韓元介紹著,一邊用腳踏在合金地面上,輕輕的踏了踏,發出了沉悶的聲音。

“至於我腳下近十米的空間,裡面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和磁場反重力引擎,以及配套的設施,它們負責給飛船提供動能和能源。”

“而頭頂,則是我個人的生活居住空間以及科研實驗室之類的東西。”

【先去腳下,去腳下,主播,想看看那勞子反重力引擎是怎麼樣的。】

【我想去頭頂,駕駛層的視野肯定相當開闊。】

【核心艙就這麼大了,還有六個子艙內,不愧是宇宙飛船。】

【這一艘宇宙飛船,差不多有我老家的村子三分之大小了。】

【村級宇宙飛船?】

【一個村子就這麼點大?直徑一千五百米?我記憶中的農村一個村有大幾十裡來著。】

【幾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