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基晶片和漢語智慧程式語言出現後,二進位制開始逐漸向三進位制過渡。

相對比二進位制來說,三進位制的計算能力更強,能編寫出更加智慧靈活的程式,讓原先只能做是否判斷的計算機有了第三種不確定狀態。

金剛石晶片也是如此,一開始的一粒輻射粒子的傳播,代表著二進位制的計算。

但隨著第三顆輻射粒子的出現與傳播,代表著它可能已經不再侷限於二進位制了,它變成了三進位制,現在同樣適用於三進位制計算了。

這一發現,讓韓元很期待接下來的實驗。

因為理論上來說,這種金剛石晶片既然能控制三顆輻射粒子進行計算,那麼控制四顆輻射粒子、五顆輻射粒子甚至更多的粒子進行計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進位制能晉升到三進位制,那麼三進位制能否晉升到四進位制呢?四進位制有能否晉升到五進位制?

雖然在數學上來說,二進位制、三進位制、四進位制這些進位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二進位制能完成的資料計算三進位制也可以,四進位制也可以,只是計算方法不同而已。

但在計算機裡面,二進位制計算機和三進位制計算機、四進位制計算機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其實所謂的進位制計算機,可以看做是‘狀態’計算機。

二進位制只存在‘真假’這兩種狀態,而三進位制在真假的定義上多了一個‘不確定’或者‘未知’狀態。

四進位制相比三進位制又會多出一個狀態,那麼這個狀態會是什麼?

韓元不知道,他腦海中沒有和四進位制計算機相關的知識資訊。

目前的人類的計算機科研理論認為,四進位制計算機的四種狀態分別是【真】【假】【未知】【偽真】。

前面三種韓元知道,也應用在了他目前使用的碳基晶片中。

但第四種狀態是否是【偽真】,韓元並不確定是不是。

一是從來都沒有人證實過。

二是他覺得第四種狀態可能並不一定會是偽真。

因為偽真的定義其實和三進位制中的‘未知’很像,同樣是一種模糊態。

正如人世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一樣,計算機有時候也會不知道這個資料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將這型別的資料劃分到偽真裡面去的話,其實也是可以劃分到未知裡面去的。

所以在確定這種金剛石晶片能執行二進位制計算、三進位制計算的時候,韓元才特別興奮。

他很期待四進位制計算晶片的出現。

對於計算機來說,能模擬的狀態越多,代表著它越接近人類的思維方式。

四進位制計算機,或者說四狀態計算機,從理論上來說,肯定是比三進位制計算機要更加先進的。

這個先進,並不是體現在節省能量、省元件、節省儲存等方面。

如果要節省能耗、儲存空間之類的東西,e進位制才是最節省的。

但對於一臺計算機來說,能模擬的狀態越多,它的智慧程度和效能就會越高,這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能源和儲存空間以及元件的損耗這些東西,在智慧程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就像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出來後,他短時間內根本就不缺少能源。

在不缺能源的情況下,自然是提升效能最重要。

所以韓元想要從這顆晶片上找到四進位制計算機的第四種狀態。

往後的近半個月時間,韓元都在尋找金剛石晶片中的第四種狀態。

但不管他怎麼調節能源石釋放的輻射,第四顆輻射粒子都沒有出現。

“或許是我想多了,四進位制計算機哪有那麼容易出現。”

韓元搖搖頭,準備暫時放棄。

經歷了近半個月的尋找,第四顆輻射粒子依舊沒有出現。

半個月的時間不長,特別在研發一種新科技的時候,別說半個月了,就是半年沒有任何收穫都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