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組裝X-1型工業機器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後果可想而知。
縱然現在的技術能做到利用兩組磁場來控制列車,一組控制懸浮,一組控制前進的方向和速度。
但在高速運動的磁懸浮列車龐大的慣性下,依舊有相當大的脫軌風險。
這還是列車,僅僅只需要在軌道上執行。
換做是機器人的關鍵,‘脫軌’的風險就更大了。
畢竟磁軸承技術應用到機器人關節上,是需要做到超過一百八十度的旋轉甚至更多的旋轉角度的。
而旋轉角度越高,脫軌的風險也就越大。
如何在控制磁軸承關節進行旋轉的同時, 保障關節兩段不脫軌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特別眼前這位設計的磁軸承的圖紙所有人都看過,其結構和磁懸浮列車使用的抱軌結構完全不同。
所以對於眼前的這個主播會如何解決這個尤為關鍵的問題, 各國的專家都很感興趣, 也在依據著‘磁軸承關節’圖紙推測著各種可能性。
畢竟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學習雖然很重要,但保持自己的獨立思維更重要。
前者決定伱前進的道路是否崎嶇,後者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
模擬空間,工作室內,韓元簡致的講解了一下有關磁軸承關節相關的知識後便下了直播。
時間也不早了。
下了播,韓元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紙製資料,然後將其封存起來,放入牆壁的木櫃裡面。
工作室間有三面牆壁,牆壁邊都安裝了木櫃,這是他圖紙臨時存放處。
或者說,存放在這個工作間裡面的資料,都是他近期或不久未來需要用到的資料,以及正在學習並做了筆記的檔案。
這四五年一來,他學些過的東西,以及寫下的檔案當然不止這麼一點,三面牆壁的木櫃即便是再新增個零翻十倍也放不下。
絕大部分的檔案都儲存在了另外的專用資料存放室裡面。
處理好檔案後,韓元便離開了工作間,這些圖紙並不全,後續他還要將更完整的各種零配件資料輸入中央計算機裡面,變成可供數控加工裝置使用的檔案。
這需要的時間並不短,韓元估算了一下,按照他的手速,需要忙碌大概整整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這還是他,可以從早上六點一直編寫到晚上十二點。
即便是除去中間的各種雜事,也有超過十六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來做,一個人的情況下,沒有十天半個月時間都完不成這件事。
.......
時間過的很快,眨眼間,四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忙碌在化學實驗室內,韓元終於舒了口氣放下了手中的鍵盤。
將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各種零部件資料化變成加工資料程式花費的時間比他之前估算的還要多一些。
當然,這期間也有因為石墨烯單晶晶圓加工的事情耽擱了一些時間。
又花費了幾天的時間,韓元按照編寫出來的數控加工圖將需要的各種合金材料準備妥當,送到了msccnc八軸六聯動數控加工中心。
一臺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需要的各種合金材料可不止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