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裡面的話題轉變的速度很快,從磁軸承開始轉移到磁懸浮,再轉移到局座名場面,大家都在互相調侃著。

看到這些經典語錄,韓元有些忍俊不禁。

有些時候,局座還真能將對手忽悠瘸了。

看了眼彈幕,韓元莞爾笑道:“將磁軸承關節使用的技術理解為磁懸浮技術還是挺有意思的。”

“儘管這兩者利用的原理一樣, 但難度和差異及原理上可謂是天差地別。”

搖了搖頭,韓元接著道:“相比較應用廣泛的磁懸浮技術,磁軸承關節技術更加複雜。”

“與其將它稱為磁懸浮技術的分類,我更願意將其叫做‘磁軸承工業伺服系統’。”

“因為每一個磁軸承關節,對應的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

“從電機到驅動器、再到減速器、編碼器等核心元件,再到機器人需要完成站立、走動、彈跳、負載等動作需要的智慧控制系統。”

“‘磁軸承關節技術’嚴格意義上來說, 是一套完整的工業機械智慧系統。”

“它的存在,是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核心。”

【不明覺厲!】

【雖然聽不懂, 但感覺很厲害。】

【這玩意弄出來應該很難吧?】

【本人‘控制技術專業’研三學渣, 可以準確的說,不是很難,而是難於上青天!】

【首先你得在關節處製造出來足夠支撐機器人整個軀體的磁場,注意,這不是一個,而是n個!】

【第二,你得有辦法控制每一個磁場的強弱,因為這關係到每一個關節是否能夠靈活運動。】

【第三,你還得保證這個磁場不會干擾到機器人線路的執行以及訊號的傳輸等等。】

【第四,上述這型別的問題還有n+個.....】

【無腦吹主播就夠了!我先來,主播牛逼!】

........

相比較觀眾,各國的專家無疑時更感興趣的。

正如直播間裡面某位研究生所說的一樣,磁軸承這種東西目前的問題還相當多。

無論是磁場生成還是磁場的控制,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其難度就像你需要在不用任何外力讓一塊磁鐵穩定的懸浮在另一塊磁性相斥的磁鐵上面一樣。

如果玩過磁鐵的都知道,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你的磁心不穩定,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塊磁鐵放上去的時候, 總會偏向一邊, 最終滑落開。

除非你使用的磁鐵面積足夠大,且足夠重,否則想要做到是不切實際的。

就像磁懸浮列車一樣,除了本身利用磁懸浮技術讓列車懸浮起來外,還採用了一種抱軌執行的形式。

即在車身下端,會伸出兩排彎曲的胳臂將鐵軌抱住,這能解決列車脫軌的危險。

給安裝在列車彎曲胳臂上的磁鐵通電就會產生強大磁力,鐵軌會被磁力吸引,軌道是靜止的整個列車由於吸引力就會懸浮。

這也是華國修建磁懸浮列車採用的技術。

而如果沒有這兩派彎曲的胳膊,那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