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現在我已經知道鏡片如何成像了,我可以試著造出一臺光刻機了(?????】

【別展示了,趕緊弄吧,反正你展示出來我們也看不懂。】

【主播這個造出來,估計是史上最貴的透鏡。】

【這個還真不是最貴的鏡頭,最貴的鏡頭應該在地球外面,在l2拉格朗日點。】

【韋伯:在飛了在飛了,上高速了馬上就到別催(狗頭)】

【天文的主鏡是反射鏡,不是傳統的玻璃透射鏡。】

【主播的圖紙我就從沒看懂過,從看不懂到更看不懂系列。】

【光學鏡頭方面我們國家的確不怎麼行,就像眼鏡,國產眼鏡十幾塊一副,蔡司的卻要幾千,不止價格差別真的好大,就連使用起來也真的差別好大。】

【樓上的,我們雖然磨鏡頭不行,但我們可以磨和田玉呀,還有瑪瑙,翡翠,金絲楠木,那珠子車的可圓可圓了。】

【我們和西方差的不是一個光刻機,而是研發出光刻機背後整個包含幾十上百個諾貝爾科學家和吸收全世界人才的基礎科研體系。】

【我想知道在我有生之年國足勇奪世界盃冠軍和國內廠商生產出2nm光刻機哪個更難。】

【樓上的,第一個你恐怕有生之年看不到了,第二個搞不好明年你就能看到了。】

看到韓元拿出來的圖紙,直播間裡面的觀眾看了眼後就開始吐槽起來。

對於絕大部分的觀眾來說,除非正好是繪圖專業的,否則想要看懂他繪製出來的圖紙沒多少可能。

即便是各國的專家,也不可能看一眼就能理解。

只不過他們會將直播下載下來,並將裡面的圖紙幀數部分截出來複製出來慢慢研究。

科學家和常人的區別並不大,除了極少數一群人擁有極高的智商外,剩下的大部分科學家依賴的,是他們持之以恆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探索。

谷甙

........

韓元看了眼彈幕,笑著將圖紙捲了起來。

其實到了現階段,他展不展示圖紙,或者說畫不畫圖紙對於他來說都已經沒什麼影響了。

在中央計算機中,有所有完整的資料和繪圖,是計算機可以識別並直接使用的那種。

他展示圖紙,其實是展示給那些蹲守在直播間裡面的科學家看的,或者說是展示給華國的科學家的。

畢竟看過圖紙和上面標註的一些資訊資料後,對於後續的研究和復刻有很大的幫助。

捲起圖紙,韓元開啟了廠房內的計算機外接裝置。

後面新建起來的房屋,雖然都只有一層,但裡面都部署著網線和資料線,直連中央計算機的。

在廠房內的只有一套顯示屏和控制鍵盤,所有的資料,指令,都是透過中央計算機計算、執行和控制的。

當初在各個廠房以及實驗室內佈線還折騰了一番才處理好。

倒不是韓元不想用無線來傳遞資料和控制資訊,之前他也試過使用無線進行控制,但後面發現無線傳輸資訊會有延遲。

而且遇到下雨天這種延遲現象會有些嚴重,如果僅僅是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

就像他的居住室和工作間裡面的裝置都用的無線傳輸資訊一樣,稍有延遲也沒什麼問題。

但這個延遲放到控制精密精細度極高的工業裝置上來就不行了。

特別是光刻機這種要求極高的,有個毫秒級別的延遲都會造成問題。

所以這些地方的資料傳輸和程式控制暫時只能走有線,無線控制可能還要等他再升級幾代訊號傳送器。

......

透過中央計算機,韓元呼叫出來繪圖工具,而後將之前繪製好的部分圖紙傳遞到‘msccnc八軸六聯動數控加工裝置’中去。

收到命令的數控裝置自動啟動,一隻只的機械臂緊緊抓著他事先準備好的材料,然後按照制定程式一步步的走著加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