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梭對零號衛星的投放工作持續且穩定的進行著。

韓元則坐在控制室中保持著關注。

九顆衛星依次投放,需要的時間並不長,只不過太空梭的返回需要等到明天中午,這個是預先就設定好了的。

等待零號衛星全部展開後,確認衛星入軌正常,展開正常,偵查訊號和通訊訊號傳送都正常後,他就可以離開控制室了。

剩下的東西,交給衛星內自帶的功能晶片就可以了。

因為處於一百六十公里的超低近地軌道,零號系列衛星受模擬地球引力的影響比三四百公里以上的衛星要高不少。

所以需要衛星時刻保持高度檢測儀的執行,不停的朝地面傳送電磁波訊號並進行接收判斷自身的高度。。

當高度降低到預設的臨界點後,功能晶片會自動啟動尾部的小型電推進發動機。

等到衛星本身攜帶的液態氙工質全部用完後,這些衛星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會因為無法正常保持軌道,從而墜落進大氣,變成一顆璀璨的流星。

至於剩下的那百分之零點一的機率,會因為遭遇某些意外的因素,導致這顆衛星變成太空垃圾,甚至飛往更高層次的軌道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種機率比較小,畢竟零號系列衛星飛行的軌道實在太低了,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動力和高度的話,掉進大氣層是必然的事情。

.......

九顆衛星,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全部完成了入軌,而剩下的展開工作和與地面建立聯絡並傳遞迴訊號訊號在後面的一個小時內也全部完成了。

中央計算機雖然使用的是毫米級的晶片技術,但是在晶片數量足夠的情況下,還是負擔起了這次的任務。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在偵查通訊衛星展開工作時,韓元檢查過中央計算的執行狀態和整體情況。

負載最高的時候達到了總體效能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這對於一臺效能並不怎麼樣的計算機來說,已經是一個較高和較為危險的數值了。

儘管現代化的家用電腦cpu負載能輕輕鬆鬆的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百分百執行都不會崩潰。

但現代化的晶片都是有冗餘量設計以及顯示拉高設計的。

這意味著顯示屏上顯示的是cpu的負載是百分之九十,但可能真正應用到的效能指標還不到百分之七十。

所以即便是執行到百分百短時間內也不會崩潰,只是會卡頓而已。

而他設計的這臺中央計算機,雖然晶片和記憶體之類的東西同樣有冗餘量設計,但顯示出來的資料可是實打實的。

用了多少就顯示多少。

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使用量,對於晶片來說,特別是在晶片製造工藝水平不足的情況下,負擔已經比較重了。

如果再高,晶片出現錯誤執行,卡頓,甚至執行崩潰等問題也是正常的。

不過好在百分之六十五的使用量是巔峰值,只有多臺零號衛星同時聯入中央計算機並且需要它分析資料和反饋相關命令時才有這麼高的使用量。

在九顆衛星已經全部完成入軌啟用,正常執行後, 中央計算機的執行負載已經降低到了百分之十左右。

這種程度的負載, 對於中央計算機來說還是沒問題的。

但從這件事中, 也可以看出來他製造的中央計算機效能如何。

九顆衛星的聯入,就快讓其滿負載執行了,如果再多一點, 韓元絲毫不懷疑它會宕機。

不過好在中央計算機只是臨時頂用一下就行,韓元也沒有準備後續所有的衛星都透過這臺計算機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