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超低空突破防線(第1/3頁)
章節報錯
聚氯氫脂的替換材料,韓元手中有不少。
即便是考慮到在升空過程中會遭遇零下四十度的低溫,符合效能要求的,也有不少。
只是說,這些材料在製造難度上,比聚氯氫降溫材料要難上不少。
聚氯氫脂是各種材料中價效比較高的一種,製造難度也不大,透過一些並不算複雜的化學手段就可以合成出來,並不是很講究製造條件。
這也是韓元之前選擇這種材料作為中間層的緩溫材料的原因。
缺點也有,就是在面對超過零下四十度的超低溫時,會出現結晶想象,降低材料本身的效能。
但這種缺點,放在用來給數百度的高溫緩衝降低溫度的材料上,根本就不是什麼缺陷。
畢竟正常情況下,幾乎沒有什麼儀器需要同時抗住近七百度的高溫以及零下四十度的超低溫。
韓元一開始也沒有考慮過這種事情,太空梭在升空的時候又不是靜止的,它始終在高速飛行。
這種情況下還能出現零下四十度的低溫是他一開始沒計算到,也沒有想到的。
想了想,在腦海中的知識資訊中翻了翻,很快,他便找到了數種符合效能要求的材料。
從中間挑選了一下,韓元將選擇鎖定在了一種名為‘異相環戊烷聚二乙酯’的材料上。
這種材料是從人類研發的液體保溫材料‘環戊烷’上衍生出來的一種無色材料。
在零下五十度依舊能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宛如非牛頓流體一樣,直到零下五十五度才開始凝結成塊,會降低一些透光率,但應用到太空梭上沒什麼問題。
缺點是這種材料的隔溫效能上限沒有聚氯氫脂的好,控溫上限也沒有那麼高,只能在七百三十度以下的溫度中工作。
再高,就會沸騰,迅速變成氣體,極大的阻礙光線的傳播。
好在飛行器表面的hy疊層材料會降低一次溫度,傳遞到中間層的溫度會降低很多。
再加上韓元增加了‘異相環戊烷’的迴圈速度,讓吸熱面和散熱面的液體以更快的速度流動,還是能滿足降熱要求的。
除此之外,對於人類來說,這種‘異相環戊烷’材料有毒,帶有一種淡淡的刺鼻味道。
毒性倒也不算很大,但對人體有一定的腐蝕性,不過只要你不是喝上幾口,或者吸入氣態化的液體,面板接觸及時清洗乾淨就沒什麼問題。
雖然有毒和帶有一定的腐蝕性,但那是針對生物來說的。
這種材料用於太空梭中間層當做隔溫材料還是可以的, 反正是全封閉的環境, 只要不對其他材料有腐蝕性就沒什麼問題。
.......
花費了一些時間, 韓元順利的將這種‘異相環戊烷聚二乙酯’材料製造了出來。
這屬於初級化工應用知識資訊中的東西,對於材料裝置齊全的他來說並不難。
難處理的是將製造兌換出來的保溫材料注入到太空梭的中間層裡面去。
中間層的結構比較複雜,整體來說就像世界各國一樣有著邊境線, 是被一塊塊分隔開的,並不是一個整體。
所以想透過管道放掉裡面原先的聚氯氫脂再填入異相環戊烷聚二乙酯材料並不現實, 再加上需要將裡面的‘聚氯氫脂’材料徹底清理乾淨, 只能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來進行處理。
折騰了三天多的時間, 韓元才將新的隔溫材料替換上去。
當然,在這次替換之前, 他事先對材料做了足夠的高低溫效能測試實驗的,確保了異相環戊烷材料沒有問題才更換上去,不然上去後又出現問題又得折騰一趟。
完成中間層材料的更換, 等待零號太空梭的第二次發射上天, 時間又過去一週。
有了上一次測試的經驗, 韓元透過檢查分析日誌檔案以及太空梭傳遞過來的照片, 對設定的一些程式和命令稍稍做了一些調整。
調整不大,只微微改了有關錯誤命令執行的那幾個引數。
太空梭能正常上天並返回, 說明他之前計算的軌道和預設的命令及備用命令都沒什麼問題。
所以這些東西整體而言沒必要做什麼調整。
再說整體命令的數量實在太龐大,要知道之前他編寫這些東西可是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那一個多月的時間,晚上除了日常利用學習外, 其他的事情基本沒做,全都用來編寫這些程式了。
一百多道的預設命令, 每一道預設命令下,少的有十幾條備用命令, 多的有幾十條備用命令,這些備用命令都是針對不同情況做出的判斷的。
而有的備用命令下, 還有次級備用命令。
要修改的話,麻煩至極,需要考慮各種情況不說,還需要做大量的推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