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光是各國專家吐槽,就連韓元自己,在翻看了半個小時後也在心裡吐槽了起來。

他用這種速度翻看了半個多小時,居然只看完不到十分之一的日誌。

要知道零號太空梭的日誌,可是隻記錄了一些關鍵性的東西的。

比如預備命令的啟動、報錯、備用命令的啟動報錯以及發太空梭本身狀態等。

這些東西是必須的,而且記錄形式很簡潔。

比如啟動就是一句話,記錄了啟動時間、當前高溫、太空梭當前狀態等一些資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沒往裡面寫的。

.......

揉了揉酸澀的眼睛,韓元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噼裡啪啦的一陣骨節響聲後,又重新坐下了。

這次不是看日誌了,而是編寫一個文字搜尋功能。

這日誌太多了,上一次天就要這麼折騰一次的話,他也受不了。

他之前沒弄這個,也是沒想到上一次天會產生如此龐大的日誌。

現在產生了,就得想一個捷徑一點的辦法,單純的用肉眼從這些東西里面去翻找異常記錄,簡直堪比大海撈針。

搞個文字搜尋功能出來,再將日誌轉移到文字里面去,然後利用關鍵字和關鍵時間來進行尋找。

這樣方便,找到異常報錯日誌的速度也快無數倍。

......

在定義庫和彙編器等基礎程度都完整的情況下,在已有的文字功能上再增加一個搜尋查詢功能並不是很困難。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韓元就搞定了這個。

麻煩一點的是需要將整合晶片計算機進行整體重啟,以適應這個新功能。

沒辦法,雖然他已經初步替這臺中央計算機編寫了一些控制程式,但一個人要做到如windows或者linux系統那種程度,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了。

目前來說,底層架構和控制程式他已經編寫了一部分,能讓計算機適應所需要的計算工作和轉換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缺少的東西,還是太多。

這些東西只能花費時間一點一點的來補,沒有任何辦法。

除非能弄一個人工智慧出來,讓人工智慧替他補這些東西。

想到這,韓元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想起了什麼。

“人工智慧?”

“我能不能在借用泰山基地那邊的中央電腦先將人工智慧編寫出,然後再轉移到這邊來?如果漢語智慧程式語言足夠強大的話。”

韓元眯著眼睛盯著正在重啟的整合晶片計算機思索著這種方式的可行性。

.........

半響後,韓元回過了神,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想法驅趕出去。

可以應該是有可以的,但前提是編寫出來的人工智慧得相當完善,且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

比如整合晶片缺少了某種驅動, 編寫出來的人工智慧能自動進行檢測並編寫。

可行應該是可行, 不過這個工作量, 也太龐大了。

如果下半年他沒事的話,可以去嘗試一下。

但下半年他得去完成資源收集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