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國與國之間的科技鴻溝(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兩種材料都具有相當優秀的效能,在耐腐蝕性、耐熱性、耐低溫性、抗阻尼效能、彈性模量等方面均具有相當優秀的效能。
即便是在人類社會中,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金屬材料。
特別是在航空工業、原子工業、動力技術等方面,幾乎都離不開鈦。
按照設計圖紙上標註的資訊資料,韓元將鈦、鋁、銻、鈷、釩等材料一一兌換出來,安置在合金冶煉廠中。
這些材料,在明天開始製造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時都要用上。
別看一臺發動機可能就兩三米,但裡面的零件複雜度,能燒死絕大部分人那少的可憐的腦細胞。
就是一臺普通的民用飛機上的‘渦輪發動機’其零件都是以萬為單位來計數的。
更別提頂尖的航空發動機了。
一臺直徑不超過1米的航空發動機,在點火之後,需要提供高達十幾噸的推力。
與此同時,發動機所有零部件需要承受上千度烈焰的燒灼。
這對發動機各項零件的選材,以及機械構造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
在早些年的時候,某些國家的專家曾猖狂的表示,就算把他們戰鬥機搭載的發動機圖紙送到某個國家手中。
十年內,某個國家都無法仿製出來。
雖然是狂言,但可見國與國之間頂尖科技鴻溝之大。
當然,這些已經是過去式了。
不過同理,韓元現在同樣敢放言,就算是他將‘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造出來後送到某些國家手中。
在沒有他親自講解的情況下,二十年內,某些國家都仿造不出來。
並非他小瞧某些國家,但這就是事實。
‘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這種東西,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進度。
最少是五十年後,甚至是下個世紀才會出現的東西。
這中間的鴻溝就是這麼大。
除去材料、硬體、特殊熱磁場、離子電場這些硬性需求外。
還有一個軟體需求就是操控系統。
沒有匹配的操控系統,你即便是造出來了,也無法使用電推進發動機。
這就好比你仿製出來了電腦,但電腦裡面沒有系統一樣,連開機都做不到。
只有軟體、硬體同時匹配上了,電腦才能開機,電推進系統才能起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