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純處理碳化矽晶體和製備氫氟酸差不多就花費了韓元一整天的時間。

但這對於電晶體電腦的製造,僅僅是個開頭而已。

太陽下山,和直播間裡面的觀眾打了個招呼,韓元便停了直播。

儲存好氫氟酸和碳化矽晶體,他先去電力工作室將大功率的發電機關了才返回居住室。

上一次一級任務中,他後面為了儲存豹一豹二帶回來的獵物,弄了點低溫製冷劑,造了臺壓縮機,弄了個簡易冰箱出來。

外殼和裡殼用的是銅鐵合金,裡面填充了聚酯泡沫用於保溫。

製冷效果還不錯,最低能達到零下十度左右,用於儲存肉類足夠了。

缺點也有,這東西沒法控制零度以上的溫度,所以無法用來冷藏,只能結冰冷凍。

回到居住室,韓元順手從冰箱裡面拿了塊鹿肉出來丟水池裡面解凍,然後轉身進入工作室。

當初重建居住室的時候,他本來打算弄個書房出來的,但後面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所以現在繪圖和記錄資料還是在工作室中。

從櫃子裡面摸出筆和紙後,韓元趴在桌前將腦海中的電晶體設計圖複製出來。

這東西不是電氣時代的,而是‘中級電能應用資料資訊’裡面的。

電腦發展史中的電子管、電晶體、積體電路中級資訊裡面都有,從材料到原理,再到設計到製造,一整套的流程都有。

至於中級電能應用資料資訊裡面的東西具體有多少,韓元也不知道。

匍匐在木桌前,韓元依舊腦海中的資訊將光電管、場效電晶體這兩樣電晶體的圖紙和製造資訊繪製繪製出來。

雖然一臺電晶體計算機中需要用到的電晶體肯定不止這兩種。

但事要一點一點的做,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嘛。

每天晚上弄兩種,不僅節省精力,而且更方便他進行理解。

雖然他的學習能力大大增強了,但光靠一份資料,不理解原理和製造過程的話也無法將對應的電晶體制造出來。

在原始時代,一把銅錘很容易代替一把鐵錘。

但到了資訊時代,光電電晶體的作用和製造過程肯定和場效應電晶體的完全不同。

這是科技發展必然會有的過程。

而且科技等級越高,其零件的不可代替性和製造複雜性也會越來越高。

太陽下山,月亮升起,就連外出玩耍和捕獵的兩小都回來了。

花費了四個多小時的時間,韓元總算將光電管和場效電晶體的資料資訊繪製了出來。

到了這會,肚子咕咕叫起來,他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有吃晚飯的,連忙過去水池將解凍的鹿肉拿了出來切塊處理好。

半個小時後,工作室中,一大碗辣椒炒鹿肉散發著迷人的香氣。

白天不知道去哪瘋,晚上回來睡覺的豹一和豹二眼巴巴的看一眼韓元,又看一眼桌子上放著的菜餚。

一副給我吃一口吧、我就吃一口的可憐兮兮的模樣引得韓元直搖頭。

這兩小東西一直都這樣,每次他吃飯的時候,不管什麼菜,無論是肉還是素,都要試試鹹淡。

有時候他炒菜辣椒放多了,兩小傢伙吃了後會被辣的不停打噴嚏。

但記吃不記打,下次照樣饞。

........

月上枝頭,微風吹動樹影,吃完晚飯後,韓元將工作室間的竹製藤椅摸了出來,坐在屋前小憩著。

豹一豹二一左一右的趴在椅子邊,眯著眼偶爾搖動一下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