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著鐘錶,韓元又等待了一分鐘。

一旁牆壁上的電阻溫度計上的計數已經穩定在了兩千四百度,感應爐中的電熱坩堝已經一片白熾,宛如一個燈泡一樣。

兩千四百度!化學燃料能達到這樣的溫度已經很少了。

普通情況下,用來焊接和切割金屬的乙炔燃燒溫度也只有兩千兩百度而已。

這並不是電磁加熱熔煉爐的極限,但是他製造出來的感應爐的極限了。

畢竟他手中的材料並不完整,像耐高溫材料鎢他手裡就沒有。

現如今的感應爐的電磁變頻線圈是用碳鉻銅合金製造的,能承受的高溫極限差不多在兩千七百度左右。

如果能找到金屬鎢、鉭、鉿等金屬,他能製造出來耐五千度高溫的化學材料。

但如果想要用電磁加熱熔煉爐提供這個溫度,整套裝置都得重新進行設計。

而且要達到這個溫度,對工業電頻以及工業電壓的要求同樣很高。

工業電頻提至少升到百萬赫茲以上,電壓也得提供kw以上的高壓電。

以他現在的工業基礎還做不到。

.......

相對比直播間內觀眾看戲一般的心態,各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就敏銳多了。

這些金屬專家和金屬研發人員的注意力從頭到尾都不在電磁加熱熔煉爐上。

他們的關注重點在於牆壁上的溫度計和感應線圈中的電熱坩堝。

當溫度在超過兩千度後,這些專業的科學家心就癢癢了起來。

磁加熱熔煉爐在這些專業的科學家眼中並不是什麼很複雜的東西。

磁加熱熔煉爐的基礎在於感應爐磁線圈和電熱坩堝中材料的磁場。

透過高變頻的磁場來給金屬進行升溫這是高中物理學中的東西,很簡單。

但任何金屬都有失磁效應。

金屬學家把磁鐵和磁石完全消失磁性的溫度稱為“居里溫度”。

而鋼鐵的居里溫度是七百七十度。

超過了這個溫度,劇烈的分子熱運動,會破壞電子運動的方向的規律性,磁鐵的磁性也就消失了。

而建立在磁場加熱基礎上的磁加熱熔煉爐會失去效果。

最終的結果要麼是無法再加熱,要麼會將感應線圈直接燒掉。

即便是一些摻雜了鎢鉻碳等材料的鐵合金的居里溫度會更高一些,但不可能達到兩千度還不失磁。

所以普通的工業電磁加熱難實現超高溫加熱,而能實現超高溫加熱的紅外線加熱造價又太昂貴。

但在韓元直播畫面中,這套磁加熱熔煉爐就是普通的工業電磁加熱。

而電阻溫度計上顯示的讀數明顯超過了兩千度。

這讓這些金屬科學家心裡那個叫癢癢的啊。

很想知道韓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想知道感應爐磁線圈和電熱坩堝到底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

可惜發出去的詢問彈幕如水滴入海一般,在無窮無盡的彈幕中迅速劃過了,根本就沒引起這名主播的注意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