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誰發財啦(第2/2頁)
章節報錯
倒是風塵三俠中的李二俠和紅拂三俠那邊,傳來了好訊息:十件玻璃器皿,已經在洛陽古城裡面成功典當出去。所選的,當然是趙郡李氏開的質庫。
這時候的典當行,在江南一帶多是“寺庫”。也就是寺廟開的典當鋪,主要原因是那時候的和尚有錢啊。
而在北方,則多是私人開設的質庫,可以典當物品,也可以來此淘寶之類。能開得起質庫的,除了規模比較小的“小押”之外,剩下的多是底蘊深厚的大家族。
十件玻璃器皿,均價八十貫,一共獲利八百貫。說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前來報信的小科子,都樂得眉開眼笑的。
不僅如此,李靖和紅拂女還派人分赴大興城等地,兜售玻璃製品,物件當然也是李氏。別的地方不敢說,大興城裡的獲利,肯定不會比洛陽這邊差。
至於成本嘛,你要忽略不計那是瞎話,反正低得令人髮指。頂多就是道長們在吹這些玻璃器皿的時候,有點費腮幫子。
在李氏質庫裡典當一批玻璃製品之後,李靖又玩了一手更絕的:同樣的玻璃器皿,他又以低價,傾銷給其他質庫。
自己這位二兄,還真是夠壞的——李風算是對李靖有了新的認知,不過,他喜歡啊:李十三郎,你欠債不還是吧,這次就連本帶利一起清算。
而最近這幾天,洛陽李氏質庫的東家,李十三郎,可謂是春風得意。這一切,都還要從質庫收來的那些珍貴的玻璃器開始說起。
據說是西域王族專用的器皿,每一件都是晶瑩剔透,如同水晶琢磨而成。
只要隨便一倒手,價格最少能翻倍。可是這等寶物,又怎麼捨得轉手呢,必須當成傳家寶,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有了好東西,當然不能自賞。這一日,十三郎邀請一群世家好友,其中不乏幾位同行,一起去了洛陽城最大的酒肆——金谷樓宴飲。
酒酣耳熱之際,滿面紅光的十三郎起身四下拱手:“諸位仁兄,在下近日得了幾件寶貝,特與好友共賞。”
酒友們當然要捧場,十三郎招招手,很快就有五名家僕魚貫而入,每個人手裡都小心翼翼地端著托盤,上面還用紅綢蓋著。
“諸位,請上眼!”十三郎揭開紅綢,也就是現在還沒流行揭蓋頭呢,否則的話,估計他比揭蓋頭還興奮呢。
呀!低低的驚歎聲響起,十三郎很是受用,就得意地講述起寶物的來歷。
等他說完了,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君已站起身,他也同樣是開質庫的:“敢問十三郎,這寶物價值幾何?”
十三郎喝得有點高,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劃一下:“每件八十貫收上來的,哈哈,就是八百貫一件也值啊!”
這話就說的有點大了,就算是上好的白玉雕琢的,也不值這個價啊。
正在興頭上呢,崔君已忽然潑了一盆冷水:“十三郎,不用八百貫,只要八十貫,你若想要的話,我勻給你幾件可好?”
旁邊又有幾名同行站起來:“我等也正有此意!”
感覺話茬不對呀,李十三郎疑惑地望望那些同行:“莫非,你們也收了這些東西,什麼價?”
崔君已也笑眯眯地比劃了一個跟他剛才相同的手勢。十三郎這才放心:價格一樣就好。
“某隻用了八貫。”崔君已臉上笑容依舊。
什麼?!李十三郎看看周圍那幾位同行,都向他點頭,頓時,腦子裡面轟隆一聲,就跟響了個炸雷似的。
做了這麼多年經濟,他豈能不知道自己是被人給騙了?
身子向後退了幾步,正好撞到一名端著托盤的家僕身上,李十三郎猛的抄起托盤上的玻璃瓶子,然後高高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