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洛陽新都的大工地,連伙房就好幾十個,宇文愷領著李風,去了最近的一處,就在洛河邊上,排著一溜大鍋。

取水就直接從洛河裡邊,能幹淨才怪呢。幾十名伙伕,正在鍋邊忙碌著,這才下午,就準備晚飯了——還好,現在鐵鍋已經漸漸流行起來,這還是李風的功勞呢。

看到宇文愷,負責監工的兵士連忙上前見禮。李風狐假虎威,也跟著享受了一把領導下基層考察的待遇。

瞧瞧灶坑裡面燒的,還有旁邊堆著的,果然是柴火,不少火工正撅頭瓦腚在那往灶子裡添柴火呢。

這效率太低了,還浪費人力——李風叫過跟班張三郎,叫他回龍泉村叫幾輛牛車來。

然後,又請宇文愷派過來一些泥水匠,李風便指導他們改建一下灶臺。一個多時辰之後,張三郎就快馬加鞭趕回來。

又過了一會,十幾輛牛車都拉著東西進入工地,一大半都是拉煤的。

將風箱、爐鍋、爐箅子等等安裝好之後,便由村民進行演示,等到把煤炭引著,灶子裡火勢熊熊,很快,一大鍋水就燒得翻開。

“這也太好用啦!”火工伙伕都樂得拍手叫好,這樣的話,他們的工作就輕省許多。

李風這才笑道:“河水不潔,直接飲用的話,很容易鬧肚子,民夫遭罪,也耽誤工期,所以,以後最好飲用涼開水。夏天炎熱的時候,還可以在裡面稍稍加一點鹽。”

這位誰呀?伙伕們雖然不認識李風,但是覺得人家所言所行,都十分有道理,於是連連點頭。

瞧得宇文愷也捻鬚微笑:“丹心,要不是陛下親口所言,於你永不錄用,某定當舉薦你當某的副手。”

李風也不在意,把手伸到宇文愷面前:“大匠,下邊該算算費用了。”

什麼風箱爐具之類,基本上都是一錘子買賣,但是,每頓飯都得燒煤啊,所以這個才是大頭兒。

“丹心,你呀你。也罷,你也要養著紅十醫療隊呢。”宇文愷這才明白李風的用意,不過,這件事是合則兩利。

他們這邊提高效率且不說,關鍵是,省下購置炭薪的錢,也足夠買煤了。就算這二者相抵,他也是賺了的。

李風也同樣樂呵呵:二百萬人啊,就算是每天兩頓飯,那一天就得消耗多少煤炭,這種細水長流的賺錢方式,才是最好買賣呢,可以源源不斷地進錢。

現在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煤場那邊的開採量,能不能供應上這邊。

這件事,就交給張三郎和宇文愷的助手去安排了,爭取在幾天之內,把工地的伙房全部從燒柴改成燒煤。

同時,順便也解決了民工的飲水問題,估計以後就不會有成幫結夥鬧肚子這種現象發生了。

就這樣,李風又成了洛陽新都建築工地的煤炭供應商,現在,他腦袋上已經頂著倆供應商的名頭了:左手抓著一個是煤炭,右手抓著一個是磚瓦。當然,後者不是唯一供應商。

才兩個嘛,李風肯定是不知足的,他第三隻手,還想抓著皇宮的地磚呢,要是把釉面磚搞出來的話,肯定又能薅一大把。

就是,這三隻手的名聲,好像不大好聽啊?

由此,李風也養成了一個習慣,沒有病人的時候,就抽空在大工地上轉悠,希望能發現新商機。

那句歇後語說得好:薅楊廣的羊毛——多多益善。

一瞧見李風那身白大褂,工地上的民夫也好,監工也罷,都會親親熱熱打個招呼。經過這段時間的親眼見證和口耳相傳,紅十醫療隊,已經初步得到所有人的承認。

不僅僅是李風,只要是穿白大褂的,出去之後,都很受人尊敬。

可惜,李風這邊暫時沒啥新進展,畢竟,人家在施工之前,各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周全的,可鑽的空子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