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呢,上部的幾塊木板中,還有留一塊能夠隨拔隨插的活板兒,免得風箱裡面出現什麼問題,把這塊木板抽出來,就能把手伸到風箱裡面進行修理。

等大夥都吃完飯,幾位木匠師傅也做好了兩個大風箱,抬到灶臺旁邊,檢驗一下成效。

灶臺也稍加改造,捅了一個進風口,跟風箱連線。配套的,還要加一個鐵箅子,蓋在一個碗狀的爐鍋兒上。爐鍋兒側面也有個小圓空,這就是和風箱連線的。

“我來拉,我來拉!”小奴奴瞧著風匣就跟個大玩具似的,於是就坐在小板凳上,兩隻小手抓住把手,使勁往回拽。

結果當然是拽不動,又叫小李淳風來幫忙,倆人加起來才七、八歲,當然也拉不動。

李風當然不希望打擊奴奴的積極性,於是答應給她做個小的,這才算是把小傢伙哄得又開心了。

這回換上了袁天罡,他對任何稀奇古怪的發明,都有興趣。也坐在小板凳上,咕噠噠,咕噠噠,不疾不徐地拉著風箱。

李風則指揮伙伕燒灶坑:“先把引柴點著了,對,都堆到箅子上邊——填煤填煤,對,往小柴火堆上填煤。開始不要填太多,不然壓滅了——”

這時候就瞧出來風箱的作用,風助火勢,火借風威,紅彤彤的火苗子,越燒越旺。

大夥都趴在灶坑門那往裡瞅,嘴裡還嘖嘖稱讚:“這火頭,一瞧就硬啊!”

“這爐火,要是用來煉丹的話,肯定事半功倍!”謝弘也讚了一聲,估計是趴的離灶門太近,鬍子一翹,伸進灶膛裡面,一下子被燎焦了,前端捲曲過來,他也不以為意。

就在這時候,一名伙伕大叫:“先別燒了,鍋都燒紅啦!”

大夥都光顧著在下面研究了,沒人注意上邊,一直空鍋燒呢,可不得紅了嘛。

於是又往鍋裡舀水,滋啦一下子,滿屋都是蒸汽。重新把鍋刷乾淨,燒了大半鍋開水,不大一會兒就開了,人們都吵吵真快。

木匠做了風箱,臉上有光,這玩意,必須在幾個村子裡先推廣。這樣一來,家家都能燒煤,又快又省力。

而鐵匠更興奮,圍住李風:“小郎君,這煤炭要是用來打鐵的話,簡直太好用啦!”

打鐵的時候,先要把鐵塊燒紅,然後再敲打成各種形狀,所以,爐火也很重要。

這些鐵匠和木匠,都是世代在虯髯客的家族幹活,就相當於家奴一般,所以也不用擔心他們外傳。

李風也就不隱瞞:“打造一些粗使傢伙是可以的,要是兵器鎧甲之類,那煤炭燃燒的時候,會產生雜質,影響鐵器的質量。等以後煉出焦炭就好了,不僅可以打鐵,還可以大規模鍊鐵呢。”

鐵匠也倆眼放光:如今,鹽鐵不是朝廷專賣,要是鍊鐵的話,那不就相當於鑄錢一樣嘛,這位風公子,名不虛傳,果然是有本事的。

“壞啦壞啦,風箱不好使啦!”此時拉風箱的,已經換成了黃冠子,拉起來倒是一點不費勁,就是不往灶膛裡面鑽風,根本不起火苗了。

剛做的,不能壞啊——木匠連忙檢查風箱。結果發現,在風箱的另一頭,小李淳風蹲在那,比風箱還低呢。

他正拿著根兒小木棍,捅著進氣口上邊的小舌頭,不叫它落下來去。這樣一來,風就全從這個小口跑掉了。

李風瞧著這個大頭娃娃,心裡是真服氣:這腦袋咋長的呢,一下子就找到竅門兒了。哈哈,對,就這麼捅著,讓你老爹白費勁,大頭兒子你真有出息,這麼小就知道坑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