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討債鬼(第1/2頁)
章節報錯
很快,煤炭就在龍泉、安康、武威三個村子悄然流行,正好和鐵鍋灶臺以及火炕相配套,也算正式結束了燒柴火的歷史。
要知道,這個時代,拾柴砍柴,也是家裡一項大活兒,很浪費人力的。
鐵匠鋪和木工坊也加班加點,趕製風箱以及配套設施。這些當然不用李風跟著操心,他領著道士團隊,已經開始研究土法煉焦。
另外,在山中君的引導下,幾座磚窯,也已經開挖。原來的張家莊,有兩口小窯,李風準備幹大事呢,這哪夠用啊,所以,還得繼續建窯。
在這個時代燒窯,主要還是用木柴木炭來燒製磚瓦,所以成本是很高的。
君不見,隋文帝修築大興城的時候,城牆都是用夯土來版築的嗎,就是因為燒磚的成本高啊。
可是如果改成燒煤的話,那麼,成本就大大降低。也正因為如此,後世到明代的時候,修建城牆,就都是用磚石了。
煉焦的技術,要是建一座現代化煉焦廠的話,李風現有的條件,肯定弄不起來。可是,後來宋元明清都能煉焦,他這個時代,也不可能搞不出來。
叫小愛幫著收集相關的資料,小愛還調笑哥哥呢:你去的地方,到底有多落後啊,拍個照片看看嘛——
照片是拍了不少,不過現在可不能給你看。
組織人手,搭了幾座煉焦爐,考慮到這玩意汙染比較大,所以,離武威村還是遠一點比較好,而且,還要顧及到風向問題,免得把煙塵吹到村子那邊。
說是煉焦爐,其實就是用耐燒的黏土壘起來的,一個大饅頭形狀的土窯,高度在丈二左右。塞滿臭煤之後,把周圍的點火口都點燃,裡面的煤炭就燃燒起來。燃燒出來的廢氣,從最上邊的通氣孔排掉。
通常情況下,需要燒個五七八天的,直到通氣孔不冒氣了,這才緩緩往爐內注水,等到冷凝之後,一塊塊的焦炭就凝成了。
這種土法煉焦,糟損比較大,而且,還有一部分煤炭被燒成了煤灰,成品率也不高。
好在,煤炭也不花錢,就花點人工,所以還能承受得起。
等到焦爐被點燃之後,趁著燒爐這幾天,李風終於騰出時間,去洛陽城裡,和醫療隊匯合。算算時間,新洛陽城那邊,也快要動工啦。檢驗醫療隊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李風也有大戰來臨之前的緊張感。
隨行的,有阿婆和小奴奴,還有夜叉和呼瑪。另外,李千軍和李破虜,帶著十名女兵,充當護衛。
李風本來說是不需要的,現在的治安,還是不錯的。可是李不敗不放心啊,畢竟有前車之鑑,李風也不好拂了人家的美意。
隨著人流,進入古洛陽城,明顯能夠感覺到,城裡的流動人口在極具增多,醞釀著一種大工程之前的緊張和忙碌。
張三郎在前面帶路,先領著他們去了城東的醫館新址。虯髯客果然是大手筆,這裡比大興城的醫學院,寬闊了好幾倍,據說,也是張家的祖產。
反正等新城建好之後,這邊也是要拆遷的,不會賠本。
對,一千多年前,最大規模的一次拆遷,就是隋煬帝搞起來的。和後世也差不多,拆遷嗎,肯定拆出來不少暴發戶啊。
醫館臨街,已經掛上了紅十醫療隊的匾額。前堂後院,湯河就在前面坐堂,還真有十幾位病患,在排隊診治。
而看病的醫生,比患者還多呢,都在湯河身後站立。等湯河先看一遍,然後,這些學員再上手,最後,統一和湯河印證。
患者雖然感覺有點麻煩,好在,人家看病不要診費,只收取湯藥費,所以也就忍了:不花錢,你還不叫人家多摸幾次手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