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聽窗根的皇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品味一下李風舉例的這首詩,淺顯直白,無論是誰,都能迅速進入到這種意境之中,彷彿自己也能寫出這種詩來。
而到最後一句,思鄉之情自然而生,只覺得前面的寫景和後邊的抒情,銜接如渾然天成。就連蘇威這種老成持重之人,都連連點頭,心生敬佩。
而濮陽則猛的睜開眼睛:“風公子,我好像有點懂啦!”語氣中,十分驚喜。
李風也微笑著點頭,他絕對,這位小公主還是很有靈性的,從眼神中就能瞧出來,是真的懂了。
於是繼續說道:“二曰託物言志,三曰詠物喻理,都可為詩。前幾日,為了教我家小妹作詩,編了一本聲律啟蒙,最適合初學者。比如其中的幾句: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眾人心中大奇:原來,作詩還可以這樣。豈不是說,就算是平庸之人,只要熟知聲律,也可以賦詩?
妙哉,妙哉——不少人,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忍不住想要手舞足蹈。不過呢,這等場合,皇后在場,不能放肆啊。
可是正聽得興起,卻聽李風戛然而止:“等過幾日,我叫人將聲律啟蒙這本書送入宮中,公主可以自行研習。”
哎——大殿中響起幾聲低低的哀嘆,這種感覺,就像做好事正行到中途,突然被人打擾,上不來下不去的,好生難受。
“多謝風公子。”濮陽小公主的小臉上也滿是歡喜,她當然能聽出來這聲律啟蒙的妙處,正適合她這樣的初學者。
而且她的心裡還真是羨慕啊,不是羨慕風公子,而是羨慕風公子的妹妹:先有三字經,如今又有一本聲律啟蒙,做風公子的妹妹,肯定很幸福吧?
想到這裡,瞥了一眼不遠處飲酒的二皇兄,心裡頓時又滿是失望:還是太子哥哥對我親厚,可惜,太子哥哥事物實在太過繁雜——
李風好不容易,算是把這件難事給遮掩過去,準備最後總結一下:“聲律啟蒙,只適合給學童開蒙所用。等到入門之後,便全憑自己體悟和天賦了。公主天資聰穎,定會學有所成。”
“然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大殿之中諸人,都在靜靜地聆聽,默默的品味,都深深沉浸在李風描繪的這三種境界之中,各有所悟。
濮陽公主年齡尚小,當然不能完全理解。她只是默默地將這些記在心裡,留待日後慢慢品味。
倒是蕭皇后,因為人生閱歷比較豐富,隱隱能明白李風所說的這三種境界。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最後,心中只剩下一聲感嘆:此少年,大才也!
大殿中的人們並不知曉,此刻,就在大殿外面,還有人立在窗下靜聽。整個人身後,還侍立著一大群太監宮女,一個個,大氣兒都不敢出,生怕打擾了皇上的雅興。
沒錯,此人正是楊廣。他畢竟不放心太子的病情,親自過來探望,然後便轉到蕭後這邊。還沒等太監宣報,楊廣就聽到大殿裡面有人論詩,於是就停住腳步。
他倒不是有意偷聽,只不過是想先聽聽裡面的人大放厥詞,然後他再進去,將對方駁斥個狗血噴頭,以此取樂。
敢在朕這當今第一大詩人的地盤上論詩,真真豈有此理,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