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更歲交子,所以要吃餃子。
老話講: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吃餃子,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煮好的餃子很快就被端了上來。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它有很多叫法,有的地方管它叫“扁食”,有的地方管它叫“餃耳”“粉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就統一了口徑,直接叫餃子了。
南北吃餃子的方法不一樣,有煎的、有煮的,還有蒸的。餃子餡料也不一樣,有甜的、有鹹的、有葷的、有素的,每一種餡料還都有它自己的寓意和講究。比如芹菜餡的餃子,可以叫成勤財餃,寓意勤勞得財;韭菜餡的餃子,可以叫成久財餃,寓意得財久久;白菜餡的餃子,可以叫成百財餃,寓意百祥之財等等。
尚書府包的餃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從餃子和餡料,到包餃子的花樣,都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沒有什麼新意。
如果讓周佳瑤來包,那花樣可就多了,什麼魚形餃啊,波波餃啊,元寶餃啊,四喜蒸餃啊!餡料也是花樣百出,什麼海鮮的、魚肉的、油菜的、甜的,甚至還能用花瓣做餡,總之不管怎麼樣,肯定要比尚書府的餃子強多了。
今天晚上的餃子,以牛肉,羊肉為主,裡頭加了蘿蔔和芹菜,吃起來不會很膩,反而還有些清爽的感覺。除了牛肉,羊肉,另外還準備了酸菜餡和三鮮餡的。
酸菜餡的餃子是宋氏特意囑咐人給周瑾預備的。這酸菜吃起來可沒有遼東府的酸菜地道,不過裡頭包著的,可都是宋氏的一片心意!三鮮的餃子最受周佳瑤的歡迎,不管怎麼說,這個季節能吃到新鮮的韭菜,還有鮮美的蝦仁,是件很難得的事情。
吃餃子之前,要先將餃子供給先人,然後眾人才能吃。
放完了鞭炮,吃完了餃子,這個除夕也差不多過完了。
周幽和宋氏年事已高,子時一過便有些挨不住了。
各回各屋。
宋氏由王嬤嬤扶著回了榮壽堂,臨走時還特意問了周佳瑤要不要跟她一起回去!周佳瑤懂她的心思,連忙笑著應了。
她是住在祖母屋子後頭的,要是這個時候不回去,一會兒回去了,難免還要折騰一番,打擾老人家休息就不好了。
周佳瑤跟林氏說了一聲,就與宋氏一同回榮壽堂去了。
周幽也回到了前院的起居室。
兩座大山一走,現場的氣氛頓時就輕鬆起來。
周璣和周珂這兩兄弟,最近有點粘糊。哥倆有點形影不離的意思!而且今天他們本來要辦一件大事,結果卻沒辦成,不但如此還把人給弄丟了!!!
哥倆這頓餃子吃得是心不在焉,這會兒見周幽和宋氏都先行離開了,哪裡還坐得住?二人急忙跟周瑾拱手告辭,跑得簡直比兔子還要快。
江氏一見周璣走了,就更坐不住了,當下迫不及待的帶著人離開了,連招呼都沒打一個。
林氏有些驚訝,沒想到江氏自詡是大戶人家出身,結果呢,一點禮貌也沒有,招呼也不打一個就離開了。
倒是周佳夢,特意到林氏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替她娘江氏辯解了兩句,然後也匆匆帶著人離開了。
程氏怕是猜到了幾分,不過也不敢確定。不知道她想到了什麼,臉色變幻了好幾次,眉毛也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大嫂,兩個小的都扛不住了,我帶孩子們先回去了。”尚書府守歲的規矩並不嚴厲,只要過了子時,便可以各自回去休息。
林氏從來沒有想過要端長嫂的架子,況且周家的家規在那兒擺著呢,她也沒有理由去為難別人。所以林氏很痛快的道:“去吧去吧,路上仔細點,天黑路滑。”
程氏謝過她的好意,這才帶著人離開了前廳。
林氏哭笑不得的問周瑾,“這都是什麼事兒啊!”感覺這個除夕夜過得,虎頭蛇尾,還不如在鄉下過得開心呢!
周瑾也頗為無奈的揉了揉額頭,外頭的鞭炮震得他頭疼的厲害,到現在他還有一種斷片的感覺。
“算了,我也頭疼,回去歇著吧!”
周翼崢和周翼嶸已經困得直打哈欠,坐在那裡不住的點頭了。
林氏連忙對李嫂道:“快,找兩個妥帖的,把四少爺,五少爺送回去。注意點,千萬彆著涼了。”
李嫂連忙找了兩個穩重的婆子來。
周翼虎卻道:“娘,我們也回去了,順便送送老五老六。明天一早,怕是祖父和祖母要進宮的!您也早點休息。”
林氏應了。
周翼虎和周翼興就每人抱起一個孩子,將穿戴嚴實的小哥倆抱回廂房休息去了。
“得了,咱們也回吧!”林氏囑咐下人們,要小心守夜,小心燭火,切不可馬虎大意。
外頭的爆竹聲漸漸歇了,大宋朝迎來了大成二十九年。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氏便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