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盤賬(第2/2頁)
章節報錯
賬冊送一本一本的送過來,又被一本一本的送回去。周小米淡定的坐在上首,注視著廳裡的所有人。她似乎一點也不擔心,一點也不在乎,好像在欣賞一場與自己無關的表演似的。
事實上,年終盤賬,是對自己一年的辛苦做一個總結,是對整個團隊的能力最直接的評估,所以還是很重要的。只不過周小米習慣了淡定,所以臉上根本不會帶出什麼情緒來。這些店鋪的生意如何,她心裡其實都有一本賬,每個月月末的時候,周小米都會到各個鋪子裡去視察,順便看一眼鋪子裡的賬本。大多數的掌櫃還是不錯的,賬面上的所有賬目都清清楚楚,條理分明。但是有些掌櫃的就比較不靠譜了,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為周小米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就唬弄了事,認為自己做得很隱秘,不會被抓到小辮子。
可是周小米是誰?她可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新手,雖然她沒有周翼文那樣過目不忘的天賦,但是好歹自己也喝了那麼多年的靈泉水,記憶力也是不差的。更何況,她上輩子好歹也是讀過大學的,可是正經的學金融的出身,雖然最後做了餐飲行業,但是一些基本功還在,看個賬本什麼的,根本難不倒她。
周小米很注重資金回籠問題,畢竟有利潤才能生存嘛!而且要合理的控制成本,規範店鋪經營方式,讓他們一體化。這樣一來,店鋪的總體模樣就相差無幾了,只虛根據各店鋪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就可以把鋪子推到正軌上去。
可是那些貪心的人,以為她不懂,還專門在她在乎的地方作假,他們當她是隻知道看收入和支出的菜鳥吶?
那些賬本上的問題,被周小米一一指出來後,掌櫃們的臉色可想而知會有多難看。周小米也不是那種趕盡殺絕的人,畢竟沒有太大的損失,所以她最初發現問題的時候,真的是用了一顆寬容之心,去包容他們。每個人都會犯錯,改了就好。而且就算是換了那些掌櫃,再來的人也未必有他們做得好。
所以周小米不計較,只是想用她的方式去感化那些人,希望他們能真正的跟自己站在一起,早日生成歸屬感,像耿亭一樣,拿周家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做。以後,她是絕對不會對待這些人的。
只可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是所有人都珍惜自己的前途的。
周小米端起茶杯來,不動聲色的喝了一口茶。
有人將先前盤好的賬冊遞到周小米麵前來。
周小米一一翻看,上面記載的數額,跟她所想幾乎相差無幾。周小米微微點頭,今年的暖鍋生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幸好她早有準備,給掌櫃們備下的紅包是非常豐厚的,大夥又能過一個肥年了。
至少那些吃裡扒外的傢伙嘛……
周小米冷冷的笑了笑,將手中的賬冊合上。
又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賬房先生們才紛紛停手,將手裡的賬冊合在一處,遞到了周小米的面前。
幾本有問題的賬冊,都做了標註,小問題有小問題的標註方法,大問題有大問題的標註方法。周小米將有問題的賬冊拿出來,準備開始一一核查。
各位掌櫃表情各異,有的人鎮定自若,臉上是一派坦然之色。有的人則是坐如針氈,心中打著鼓,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樣。
周小米從最上頂拿起一本賬冊來,翻看了兩頁,便問道:“候家嶺的候掌櫃,據我所知,今年冬天的雪不大,炭火的價格也不高,不知道為何你會在秋後接連二三的買高價炭?數額,未免有些大吧?”
有些情況比較特殊,周小米在知之不詳的情況下,是要先問明白,然後再給這些情況定性。到底是掌櫃做假帳,要貪~汙,還是情有可原。
“回東家,今年入秋後,炭火的價格確實不算太高,以往我們都是跟固定的鋪子購買炭火的,可是今年那家鋪子突然走了水,存下的炭火都被付之一炬。這家店是候家嶺最大的炭火鋪子,以經營炭火為主,他們家走水以後,整個候家嶺的炭火就全面漲價。東家也知道,我們候家嶺地處偏遠,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的關係,溼氣極重。質量不好的炭,根本存不住,質量好的炭,價格自然就高,特別是那家炭火鋪子起火以後,上好的炭火價格就更離譜了。咱們做暖鍋店生意的,用的都是上好的,不起煙的炭火,總不能讓客氣吃飯的時候還弄得灰頭土臉的吧!而且讓人出來採買,要費人工和運費,吃力不討好,自然,只能買高價炭。”候掌櫃把自己的不易之處都說了一遍,他問心無愧,不過今天卻實走背字,光是炭火這一項的支出,就超過每年支出總合的三成。
“嗯。”這個解釋合情合理,況且周小米也有自己的眼線,事情到底如何,事後打聽一番便是,沒有必要抓著這件事不放。
她把賬冊放到一旁,又拿起兩本賬冊看了一下,上面記錄的問題都不大,周小米照例問了幾句,就揭過了。
周小米又拿起一本賬冊來,看了兩眼後,似乎方覺不妥,十分困惑的問道:“孫掌櫃,河陽鎮的百姓們這般愛吃粉條嗎?為何短短兩個月時間,一下子消耗了三千斤粉條?”
這個藉口也太拙劣了嗎?
三千斤粉條?暖鍋店變成粉條店了?
河陽鎮的孫掌櫃不慌不忙的站起來,朝著周小米拱手道:“東家,當初河陽鎮暖鍋店成立的時候,您就曾經說過,暖鍋,吃得是團團圍坐之樂,不分高低貴賤。所以我們暖鍋店雖然是酒樓,但是卻不像其他酒樓那樣搞什麼華麗的噱頭,只是把最好吃,最實惠的美食帶給大家。所以即便是一般的小戶之家,進到我們店來,也能吃得起,吃得好。”
周小米點頭。
說起來,暖鍋店成立最初,她就是在找後世的感覺。火鍋是大眾消費,雖然這個觀念放到現在有點超然,提前的感覺,但是周小米想打造的,是暖鍋帶給大家的氛圍,是團聚、是歡樂,是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感動和喜悅!所以周家暖鍋店面向的是大眾。當然,一樓是散座,二樓是包間,消費水準都是一樣的,全憑喜好。
“這沒錯啊,可是跟你店裡一下子進那麼多粉條有什麼關係?”
孫掌櫃便道:“河陽鎮百姓喜吃粉,除了吃暖鍋時下粉,還喜歡把粉條買回來,製成各種各樣的冷盤,小吃等佐酒。我手下有個廚子,擅長做這類小吃,很受歡迎,故而進了很多粉條。”
接道理來說,這個理由也算是說得過去的。哪知道周小米卻並不買賬,反而又翻了幾頁,然後問道:“為何做了這麼多努力,暖鍋點的盈餘就這麼一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