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玉扳指

天,終於徹底放晴了。

一大早,明媚的秋陽就無遮無攔的灑在西戎廣袤的大地上,給天地萬物鍍上一層好看的金。秋風颯爽著,送來不知何處淡淡桂花香,格外沁人心脾。

可是熟知西戎氣候的赤烈溫知道,這樣如詩如畫的美景不過是嚴冬即將到來前的曇花一現罷了。如果再不能擺脫潘雲豹,沒有禦寒的衣物和帳篷,他不被這小子追得累死,也遲早凍死在風雪裡。

回頭看看,雖然現在還看不到潘雲豹的蹤影,但赤烈溫知道,這小子就在後頭不緊不慢的跟著。還很聰明的一直不讓赤烈溫按著既定路線往自己部族而去,而是逼迫著他不斷的往落雁關的方向走。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

在這裡,赤烈溫有比潘雲豹更加適應環境的能力,但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潘雲豹比他更加年輕。或許他的經驗不足,閱歷不夠,但憑藉著敏捷的身手,還有超強的模仿能力,這些天以來,潘雲豹已經從最初完全依賴他獵取的食物為生,學會了自己打獵,尋找水源乃至於夜間的棲息地。

照這樣發展下去,赤烈溫很是懷疑,自己哪天一個不留神就被這小子給逮住,結果了性命。

其實起初那些天,潘雲豹就有著大把的機會,只是不知道如何在這荒郊野外生存下去,才放過了他好幾次。要是等他完全熟悉了西戎的生活,赤烈溫想,那對自己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了。

沒有人不怕死,尤其象赤烈溫這種貴族,更加珍視自己的生命。也別說死了,就算是他遲遲不歸,部族之中,也肯定要生出大變,到那個時候,自己真是悔之晚矣了。

而現在,他們西戎大敗已然是不爭的事實,接下去日子怎麼過,才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南康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那他們是要再戰,還是招降邊關各部?

當頭腦一旦冷靜下來,赤烈溫就能夠比較客觀的分析問題。潘雲豹之所以一直不殺他,想把他帶回去,其實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想透過他來收服他們部族。

這個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如果南康能提供給他們足夠多的保障,那暫時的歸順又何嘗不是值得考慮的事情?

思及此,赤烈溫覺得自己很有必要跟潘雲豹好好談一談了。

不再隱藏形跡的從沙丘後面現身,剛提起嗓子準備喊一聲,卻見一個人影從陰影處閃出,如猛虎般撲了過來。

“哈哈這回還抓不住你?”

猝不及防間,赤烈溫便給潘雲豹一個大擒拿摔倒在地。

“你這是幹?”正要打鬥,卻聽見地面有陣陣馬蹄奔跑的聲音,氣勢威武,與一般部族皆不相同。

趁他這一愣神的工作,潘雲豹已經抓住空子,拿繩子將他雙手反剪在背後,牢牢捆紮了起來。

“這回可服了小爺……”

“噓有大軍過來了”赤烈溫來不及跟他解釋,“快躲起來”

潘雲豹本還不大相信,但很快就聽得遠處有馬蹄聲響,轟隆隆如悶雷滾過大地,震得人心都在抖動。

赤烈溫從袖中滑出一柄極鋒利的小銀刀,唰地一下就挑開了束縛在自己手腕上的麻繩,翻身躍起,“這麼點小伎倆,還困不住我。反正我好心提醒了你,信不信由你”

他牽著自己的馬匹,迅速縮回沙丘上掏出小洞裡,潘雲豹見他不似作假,手指放在唇間,吹了唿哨,把自己的戰馬召喚過來,一起躲了進去。

這個沙坑,口子雖小,但內裡卻大,容納兩匹馬不成問題,只是再加兩個大活人,就有些擠了。

赤烈溫衝著潘雲豹一笑,將自己馬匹的嘴巴繫住,如泥鰍般靈活的鑽進沙丘上,把自己盡數埋住,只留一雙眼睛,窺探著外面的動靜。

潘雲豹覺得好玩,在他不遠處如法炮製,卻弄得一臉的沙,怎麼也睜不開眼睛。

赤烈溫有心示好,提醒了一句,“用水”

潘雲豹明白了,立刻拿水囊把面前的沙土澆溼,待其凝固成形,便可以方便的窺視了。

秋風拂過,沙土滿天,很快把他們弄出的痕跡撫平,看起來就如同光禿禿的沙丘一般,沒有任何的可疑之處。

很快,視野裡出現了一個黑點。爾後,黑點串成線,又連成一片,如長風呼嘯,如烏雲壓頂,以大無畏的氣勢迎著他們的方向雷霆而來

秋日草原一望無際的蕭索,似乎成了他們最好的陪襯,益發顯出他們的英姿颯爽,勇猛剛強。猶如天神的戰士,銳不可擋。

潘雲豹震驚了,這是哪裡的部族,竟然有如此精良的裝備?

金色的豔陽下,可以毫不費力的看到,這些騎兵們身上所穿的,全是清一色的黑色鎧甲,他們手中的長刀,閃著犀利的白光。幾乎都可以想見,那一刀砍下時,是如何的乾淨利落。甚至他們的戰馬,都似比尋常人的要高大威猛不少,如果西戎早點派出這樣一支隊伍,那這場仗的勝負還真是不好說了。只是,他們為現在才出動?而看這方向,卻不似要往南康而去,那他們這是要幹?

潘雲豹不知道,可是久居西戎的赤烈溫知道

當看到黑甲軍出現的那一剎那,他就無比震驚的意識到了一件事。金闐國想趁虛而入,收服西戎了

這可是比與南康戰敗更讓他憂心的事情,與南康戰敗,不過是上貢些牛羊,俯首稱臣而已。等回了草原,他依舊可以做他的頭領。

可若是讓金闐國統一了西戎,那他就是別人的臣子,得奉金闐國主為王了。這對於同樣野心勃勃的赤烈溫而言,是如何能夠接受的事實?

幾乎不再加以思考,當剽悍的鐵騎踏著急促如鼓點般的步伐,如狂風颳過般離去時,赤烈溫說話了,“潘雲豹,我們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