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好人好事 [3合1,含為紫心辰的加更](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167章 好人好事 [3合1,含為紫心辰的加更]
山嵐今天一早應邀要去張記豬肉鋪繼續商談合作的事宜,臨走前,山老爹拉著他反覆交待,“你到了那兒,可得咬死了一條,這買賣還是得咱自己做。若是給他們去賣了,那咱們就算批發給了他們,又能賺多少?現少了他這場地的租金已經夠不錯的了,其餘的地方也總該讓我們多賺一點吧?無錯不少字”
山嵐很是為難,“爹,咱們當初租給人家的時候,那地方可白荒了幾年。要不是人家接了去,現還空著。雖說做生意也有個機變靈活,因行就市的道理,只是也別太過離譜了。若是把話說得太過,反象是我們故意訛人家的似的,弄得僵了,果真一拍兩散,就算人家把地方再還給咱們,咱們又能有作為?”
“話可不是這麼說”山老爹不大讚同兒子的想法,固執的堅持著自己的理念,“那東城也就是咱家的地面最大了,如果他們能有更好的地方,不早就搬走了?你呀,到底還是年輕,臉皮太薄,心又太軟了。這該賺錢的時候怎麼能這麼婆婆媽媽,心慈手軟的?你要實在張不了口,就讓你三叔去跟他們談”
山嵐真想甩手就不幹了,可是再一想想,三叔是極精明勢利的一個人,又是極力主張把地方收回來的。若是讓他去了,恐怕兩下子就得談崩,自己好不容易跟張蜻蜓和董少泉打好的關係,又得盡數付之流水。
這就讓他捨不得了。山嵐人年輕,腦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可比父輩強得多。董少泉他們的提議雖然在長輩那兒被否決,但山嵐卻是支援的。
他看得出來,董少泉是個極有想法的生意人,張蜻蜓又是個敢想敢幹的主兒,那位陸姨沉穩莊重,查漏補缺,有她掌舵,他們姐弟倆也可放心大膽的放手去幹了。
若是把自家的糧食送進他們的豬肉鋪子裡去賣,山嵐相信,一定能做得很好。而銷量一旦大起來,還愁沒錢可賺麼?
只是人年紀大了,難免保守些,守財貪財的念頭也更重些。故此家中長輩多有不願意的,令山嵐也十分難為。
想想今日的商談,恐怕又是一場艱苦的拉鋸戰,到底該怎麼辦呢?他一路思索著來到了張記豬肉鋪。
因為昨日已經約好了,所以今天鋪子裡的三位東家都在。
山嵐很是赧顏,正要開口說昨日自己答應的話作不得準。卻聽董少泉先道起了歉,“山少東家,真是對不住了,恐怕我們昨天說的不能做數了。”
呃?山嵐愣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昨日,張蜻蜓在看到周奶孃成功的把一些碎肉剁成餡賣出去之後。堅定了一個想法,就是她的豬肉鋪,要做全南康國最好的豬肉鋪,最方便的豬肉鋪,也是最專一的豬肉鋪。
表面上看起來,好象他們鋪子裡的生意不錯了。可是如果再進一步細緻下去呢?他們又有多少沒有做到位的地方?
夥計們的手藝良莠不齊,賣出去的肉自然也是大一塊小一塊,不甚工整的。雖然客人們多少年來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買法,但他們有沒有可能做得更好?
故此,在董少泉和陸真回來之後,張蜻蜓就跟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說你們引進其他生意來做就是不對,但我們能不能換個法子?這個豬肉是我們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牌子,象那山家要搭在我們這裡賣米麵也可以,只是我們為要他們打著我們的招牌?做得好自然不說,萬一將來哪日出了點子問題,那豈不是砸了我們的招牌?再說,就是我們賣這豬肉,也尚有許多門道沒有摸清呢”
張蜻蜓拿了一整塊排骨來做示範,“你們瞧,這排骨分為中排,排骨頭和排骨尾。正中這一根大骨的,用來做菜是上品。兩邊的排骨頭,也只好煮些湯水或是窮人家燒來意思意思。若是咱們把他們拆開來賣,這價錢是否就與整塊賣的不同?還有拿那豬肉灌的血腸,醃的臘肉,剁的肉餡,或是拆下來的豬皮,如若咱們把這些都能充分利用起來,賣得品種花色更加齊整,鄉親們來買,讓他們更加便利,有些該斬塊的斬塊,該切片的切片,是否又能把這生意做得更好?”
張大姑娘年紀雖然不大,但殺豬這一行卻是老手了,有些東西,從前就一直擱在心裡,只是隱隱約約覺得似乎有這麼個事,只是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她開起這麼大的鋪子來做買賣,再加上平素讀書識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整個人的見識和眼界都開啟之後,考慮問題和想法都不一樣了。
這一番話說得董少泉和陸真對她都是刮目相看,不得不承認,張蜻蜓說得十分有理。若是當真把豬肉這個行當往深裡做,他們難道還怕賺不到錢?
再說,他們現在跟山嵐的談判也不是十分的順利,最重要的一點就卡在盈利的方式上。作為在商言商來說,都想從中獲利,爭取自己最有利的條件。可是對於山家這樣的商人,卻不象王一虎那些單打獨鬥的屠夫,他們有實力,也有這個能力跟他們叫板,所以要他們平白的屈服於他們的管束之下,這是極難接受的。
再有一條,其實董少泉早就意識到了,如果單單為了追求多賺些錢,他完全可以撇開山家,去直接收糧食回來賣,或是找更大的糧商,那樣獲得的進價恐怕還能更優惠些。只是現在用了山家的地方,所以不得不跟他們這樣在京城不過是二三流的小糧商來合作。對於未來到底能賺多少錢,其實董少泉也是有所保留的。
現在聽了張蜻蜓的想法,他回去整整想了一夜,今兒一早過來,做出自己的決定了。
“山少東家,我們幾人反覆商議之後,決定這一塊還是交由你們自己來做。你們可以在我們的鋪子裡打上你們自己的招牌,由你們自己的人來賣米賣面。怎麼賣都是你們的事,只是我們這兒有個規矩,每天一定要拿出一樣東西做個特價,算是咱們這兒招徠生意的噱頭。至於銀錢,卻得收我們的人來收。這個你放心,不是為了收你的錢,而是你們賣了多少貨,我們也得有個數。每日錢貨兩清之後,這錢就付給你們。只是你在我們這兒賣出一百文,我們就收五文錢,算是搭我們的地方收的租金了。而你們在我們這裡賣一日,我們鋪子在你們這兒的租金,卻得給我們免了。你看,這樣可好?”
這個法子真的不錯山嵐仔細一算,這樣相當於他們只是用自己的地方給山家招徠生意,況且只收百分之五,這真不算過分了。況且,雖說是自己的地方,畢竟給他們租了,如若沒有他們的人氣,自己哪來這麼好的地方?既然兩家在一起了,總有也要他們的夥計互相幫忙的時候。這樣算下來,這個五文錢花得一點都不冤。自己拿回去說,相信那些老古董們也就不再能有二話了。
山嵐興沖沖的回去,再將這條件一說,山家上下也覺得再無可挑剔之處。只是生意人的本性,總是要討價還價的。
那簡單啊董少泉告訴他們,“價錢可以讓一些,但你們也只租了我們東城這一塊地方,所以就只能給你們這一個地方做生意。至於其他幾家鋪子,你們可就管不著了。”
山嵐一聽,力主不還這個價,把張記其他三家豬肉鋪的米麵攤子也佔下來。可是家中長輩卻是鼠目寸光,心想著就東城生意最好,只佔這一家,也就夠了,於是談定了每百文只給他們抽四文。
未料到後來,他們搭進豬肉鋪的米麵生意是原本店面的幾倍還不止,這才後悔不迭,再想要其他幾家的生意,卻早給董少泉另談成了個有眼光的大糧商,那生意做得比他們還好。別人還屢次提出,要在東城替他們張記豬肉鋪另謀個空地,再建新鋪,把山家糧鋪擠出來,將自己的生意加進去。
幸好還是張蜻蜓講仁義,說是最初承蒙山家起的頭,才有今日。所以也不曾做那見利忘義之事,反弄得山家慚愧不已。後來到底還是主動把這利息給他們提高到了五文,也算是安撫之意了。
將這些事情搞定了,張蜻蜓把如何將豬肉細分,賣得更好的具體措施交給董少泉和陸真去落實了,她就要開始準備另一樁要緊事了。
琢磨了一下,讓人去把追風和林壽喚了進來,關了門才問話,“你們誰對京城的窯子比較熟?”
倆小廝面面相覷,全都傻眼了,他們自從跟著張蜻蜓之後,早就改邪歸正了,別說逛窯子,連窯子邊都不知在哪兒了。自從少爺入了軍營,都來豬肉鋪幫忙幹活了。這是實打實每天都有錢進賬的,就算起初鬧過幾天彆扭,可當那嘩啦啦的銅錢一個勁兒的流進腰包,塞滿口袋之後,那一點點的小別扭就全都煙消雲散了。人家說,千里做官只為財。他們做下人的不也想多攢點錢,體體面面娶個媳婦好過日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