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多,就在周至寒駕駛馬丁重轟和兩架鬥士MKI戰鬥機,兩架霍克2戰鬥機起飛後十分鐘,中國空軍駐紮在筧橋機場的所有戰機起飛。

此時夜色更黑,還是用以前的老辦法,用篝火和汽車燈在機場跑道兩邊照明,引導戰機起飛,所有戰機的機身上掛滿氣死風燈,以前後左右可以目視的距離,相互留出安全距離,組成戰鬥編隊,朝上海方向飛去。

這次的飛行編隊和以往略有不同。

按照周至寒的建議,三架霍克3戰鬥機在機群的後方組成帶刀後衛,防禦機群的後方,三架戰機每五分鐘一次輪番做180度翻轉,觀察身後是否有敵情。

天色微微放亮,空中目視逐漸清晰的時候,機群飛到了上海的金山上空,殿後在機群右翼,駕駛霍克3戰鬥機,高出機群一百米飛行的是空軍5大隊,第8分隊的上尉隊長王天祥。

王天祥的霍克3戰鬥機做了個180度的緩慢右翻滾,突然發現,在他的後視鏡裡出現了類似於螢火蟲一樣若隱若現的亮點。

王天祥的內心咯噔一下,後視鏡裡出現的亮點是什麼?

螢火蟲飛不了這麼高。

王天祥再次做了一個180度的向右翻滾,這次他看清了,在他身後約二千多米的下方,也是一群機身上掛著閃閃發亮的戰鬥機,以更低的飛行高度正在快速逼近中國空軍機群。

王天祥上尉瞬間渾身冒出冷汗,暗自慶幸今天凌晨幸虧得到總教官的提醒,在大機群后安排了帶刀後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天祥立刻在無線電裡大叫:“我機群身後發現大批敵機,數量不明!我身後發現大量敵機,正在靠近,各護航戰機改出護航狀態,準備攔截敵機。”

王天祥的話音剛落,飛在其群最前方的空軍第2大隊,第14分隊的少尉李恆男就朝天發射了兩顆紫紅色的訊號彈,這是通知機群中那些沒有無線電通訊的戰機,身後有敵機來襲,截擊機從護航編隊改出,攔截尾隨而來的敵機。

這種演習,曾經上演過數百次,訊號彈一發出,機群立刻知道有敵機來襲,馬上做出反應。

在訊號彈升起的一瞬間,身後尾隨的日軍戰機知道已被中國空軍發現,偷襲計劃破滅,於是立刻加快飛行速度,準備發起尾翼後置進攻。

中國戰機訓練有素,在接到訊號彈命令的那一刻,所有截擊機以平時訓練的機動方法,朝轟炸機編隊的兩側改出,拉昇,形成了一個截擊從尾後來襲機群的戰鬥編隊,瞬間轉守變攻。

這個變陣很是精妙。

截擊機從飛行編隊脫離,左側護航的戰機改出後向左上空飛行,然後一個飛出U型迴旋,機頭直指來襲日機的左機鼻;

中國轟炸機編隊的右側護航戰機改出後向右上角拉昇,也飛出一個U型迴旋,機頭直指來襲日機的右機鼻;

而三架拖後的帶刀侍衛直接拉昇,180度迴旋,戰機機頭改出,以高空迎接敵機的姿態,和左右兩側的截擊機形成了三角,高、低空的攻擊陣型,迎戰日軍戰機。

如果日軍戰機繼續向前追擊中國的轟炸機編隊,那麼他們將會遭到來自兩翼中國戰機的攻擊,同時還會遭到來自空中三架俯衝而下戰機的強行打擊,就會鑽進中國空軍擺出的“品”字形攻擊陣型裡。

這是當下中國空軍攔截身後來襲敵機,保護己方轟炸機群最好的防禦陣型。

這也是世界空軍流行的回防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