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工廠和公司了,但基本上,都是走的零散的線路。”陸懷安手在桌面輕輕一叩,微微傾身:“這樣雖然照樣能夠盈利,但是,著實不適合管理。”

他們集團裡,領導班子其實都有些混亂。

有的人身兼數職,忙的不可開交,如龔皓錢叔。

有的人只管著一門,卻因為跨省得兩頭跑,如崔二沈茂實。

“這樣的話,我們其實很吃虧。”

眾人紛紛點頭,這一點確實是的。

但是,一直以來他們都是這樣。

“一直都這樣……”陸懷安微一抬眸,神情凜冽:“便是對的嗎?”

人總是這樣,思維形成了慣性,便不會去想著改變。

因為一直都是這樣,覺得徹底更改的話,會很麻煩太難了。

可是,如果不改的話,這問題豈不是越結越多?

陸懷安拿東三省這個三角債出來做例子:“如果從一開始,就能有人站出來,說這不對,或者當這些債務,已經成了隱患的時候,當地能及時更正……都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

這一次,他們有沒有傷筋動骨?

有的。

甚至是他們自己已經解決不了了,是上邊派了蕭明志過去處理的。

他們有蕭明志,新安集團呢?

自己不尋求改進的方法,難道要將希望寄託於別人?

眾人思考片刻,都忍不住點點頭。

“如果要改進的話……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劃分類別?”

比如說,製衣廠就製衣廠,紡織廠就紡織廠這樣子。

分類別地管理。

搞一個總經理,數個分公司總經理,各地區的總經理,由總部來管理。

就是這樣子的話,人手得擴充。

“或者呢,就乾脆分成幾個大類,比如說紡織廠和製衣廠,可以劃分為一類……”

但是也挺麻煩的,尤其有些事情不能互通,處理起來那真是相當的麻煩。

“要不就乾脆能者多勞,一個地區的廠子同類別的,全部由一個人來管理……”

每個人各陳己見,說得唾沫橫飛。

陸懷安始終耐心地聽著,一旁的侯尚偉頭都沒抬,飛快地記錄著眾人各自的想法。

這一個會議一開,就連續開了三天。

最後,他們總算商量出了一個可行性的方案。

每個行業,在每個省份,都有一個區域總經理。

比如製衣廠這種,因為業務範圍廣闊,可加一位對接海外的工作人員。